昨有客来相访,通名自谓包羲。
主人坚以未同辞。
客笑卿当勿尔。
昔与陶潜高卧,风流千载谁师。
闻卿学懒且吟诗。
特地寻盟到此。
【注释】
西江月 其三:词牌名。
戏效辛稼轩体:用辛弃疾的词风来写词。
昨有客来相访:昨天有个客人来拜访我。
通名自谓包羲:你的名字和姓氏自称伏羲。
主人坚以未同辞:主人坚持说我和你不同道。
客笑卿当勿尔:客人笑着说你不应该这样说。
昔与陶潜高卧,风流千载谁师:过去我陶渊明曾经隐居生活,他的风流才情千年来没有人能学得过。
闻卿学懒且吟诗:听说你学习不勤奋,却喜欢吟诵诗歌。
特地寻盟到此:特意来到这里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
此词作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是作者在建安军时所作。当时作者任司户参军,而陈亮则以布衣之交的身份来拜访他,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缘。作者在《答陈季常》中曾提到“吾尝见陈无己于庐山,意甚喜之”。陈亮后来也来到建安,作者与他一起游览了庐山,并且一同饮酒论道,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所以这首词就是作者对这种友情的歌颂。
词的首句说:“昨有客来相访,通名自谓包羲。”意思是说,昨天有个客人来拜访我,自称是伏羲氏。作者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典故,将伏羲氏称为“包羲”,并说客人通名自谓“包羲”,这是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而故意说的。
接下来两句是:“主人坚以未同辞,客笑卿当勿尔。”意思是说,主人坚决地说我们不是一路人,客人却笑着说你不要这么说。这里作者又用了一个典故。据说古代有个人叫商瞿,字子木,因为善于弹琴,就做了乐官,后来他改名为师襄,成为孔子的老师。孔子曾称赞师襄为“丘kǒu”,意思是说丘kǒu老师好。但是后来这个典故被用来指代那些只会吹牛的人。这里作者说自己不会吹牛,所以说自己是“包羲”,而客人说他是“包羲”的传人,因此客人说他不要这么说,而作者则反驳说:“昔与陶潜高卧,风流千载谁师?”意思是说,我和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我的风流才情千年来都没有人能学得过。这里又引用典故。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他因不满黑暗的社会现实,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他的诗篇多写田园生活的情趣,语言朴素自然,风格平淡清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人们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风被称为“田园诗”,千百年来影响深远。作者在这里用陶渊明来比喻自己,表达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是:“闻卿学懒且吟诗,特地寻盟到此。”意思是说,我知道你学习不勤奋,但喜欢吟诵诗歌,所以我特地来这里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客人的赞赏和欢迎之情。作者在这里再次引用典故。杜甫曾称赞李白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商隐《赠内酒》),意思是说李白的诗写得非常好,能够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作者在这里用杜甫的话来赞扬客人的才华,表达了自己对客人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