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簪返初服,蹑屐谢纷扰。
永言卧丘壑,庶以狎鱼鸟。
兹台夙所憩,磴石出烟筱。
况逢朋簪盍,燠景共临眺。
前瞻极空阔,下瞰洞深窅。
地古云木残,天长海山小。
真僧此冥栖,宴坐阅昏晓。
喻心青莲净,说法天花绕。
愿闻微妙音,意泯万缘了。
岂必东林人,相逢可同调。
【注释】
投簪返初服:古代官员退职时,要解下官帽,脱去朝服,表示回归自然。蹑屐:穿着木屐行走。纷扰:纷乱。永言:永久地思考。丘壑:山和水。兹台:此台。邈(miǎo):远。烟筱(xiǎo):青翠的茅草。盍(hé):何不。燠景:温暖的日光。临眺:登高远望。极:尽。洞深窅(yǎo):山洞深且远。冥栖:隐居。宴坐:盘腿打坐。阅昏晓:度过昼夜。喻心:以心喻之。青莲净:比喻心灵纯洁如莲花。说法:宣讲教义。天花绕:佛家语,指法音遍布。微音:微妙的声音。泯(miǎn)万缘:使万事万物都归于寂灭。东林:佛教用语,指佛教寺院所在地。
【赏析】
夏日登宿云台有述寄霜月上人
投簪返初服,蹑屐谢纷扰。
永远思考在山野,只求与鱼鸟为伍。
此台乃夙昔所憩息,石磴出烟筱。
幸遇良朋同赏景,暖阳共我临高台。
前瞻天地空阔远,下瞰深洞幽邃长。
古树云木已残败,天空海气皆微小。
真僧隐居在此地,静坐观日度昏晓。
以清净之心对青莲,佛法妙法如天花绕。
愿闻其细微之声,心意全泯除万般烦恼。
不必羡慕东林寺中人,相逢可同道调相契。
这是一首七绝诗。诗人于盛夏时节登上了宿云台。面对广袤无际、苍茫深邃的天空,诗人不禁思绪万千。他想象着一位僧人在这里静坐修行,过着清苦而宁静的生活。他希望与这位僧人结为知己,一同欣赏美景,聆听佛法,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佛教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