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泛瑶棹,爱此佳山川。
九曲溯流月,数峰标暝烟。
开辟自天地,飞升有真仙。
石上蜕金骨,云中鸣夜弦。
伊余探古迹,得复穷幽玄。
闲招木客饮,醉向天坛眠。
不见紫阳翁,徒歌白云篇。
余怀在渔钓,即此应忘筌。
【注释】
游武夷九曲:泛指游览武夷山。
秋风泛瑶棹:秋风中划着船桨,泛舟于水中。
爱此佳山川:喜爱这里的美景。
九曲溯流月:沿着溪水逆流而上,寻找月亮。
数峰标暝烟:山峰间笼罩着暮色与烟雾。
开辟自天地,飞升有真仙:从天地初开时便存在,神仙们可以升天飞去。
石上蜕金骨,云中鸣夜弦:在石头上留下金质的遗骨,云中传来夜晚的琴声。
伊余探古迹,得复穷幽玄:我探索古老的遗迹,寻求深奥的真理。
闲招木客饮,醉向天坛眠:闲暇时邀请客人一起饮酒,醉后便进入天坛休息。
不见紫阳翁,徒歌白云篇:见不到紫阳先生,只能唱《白云》诗篇。
余怀在渔钓,即此应忘筌:我的情怀寄托在垂钓上,这里应该忘记筌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纪游的五古,作者在武夷山游览九曲溪的过程中,观赏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秋风泛瑶棹”,描写诗人乘船顺流而下,秋风吹过水面,激起阵阵涟漪。这句诗为下文的景物作了铺垫,也为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
第二句“爱此佳山川”进一步赞美了武夷山的美丽景色。这两句诗通过对武夷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四句“九曲溯流月”,“数峰标暝烟”分别描述了武夷山九曲溪的水景和山峰。诗人沿着溪水逆流而上,追寻着月亮的倒影;山峰间笼罩着暮色与烟雾,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第五、六句“开辟自天地,飞升有真仙”是对自然界的神话传说的引用。从天地之初便存在,神仙们可以升天飞去。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对神仙的向往和追求。
第七、八句“石上蜕金骨,云中鸣夜弦”则描绘了武夷山中的奇特景象。石上有金质的遗骨,云中传来夜晚的琴声。这两句诗既形象地描绘了武夷山的奇观异景,又富有诗意,引人遐想。
第九、十句“伊余探古迹,得复穷幽玄”,则表达了作者对古老遗迹的探索和对深奥道理的追求。他深入挖掘古代遗迹,寻求真理的源泉。这两句诗既展示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求知欲望,又体现了他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第十一、十二句“闲招木客饮,醉向天坛眠”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生活画面。闲暇之时,他邀请客人一同饮酒赏月,醉后便在天坛上酣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情谊,又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不见紫阳翁,徒歌白云篇”则抒发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再也见不到紫阳先生的身影了,只能感叹自己只能在梦中吟唱《白云》诗篇。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又揭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诗人通过描绘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游历经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