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仙构灵宅,洞府何嵌空。
入洞可十里,流水咽其中。
阴岛湿花露,石门度松风。
怪石变万状,寻源竟无穷。
有时起云雾,微径又不通。
触目极杳霭,游心但鸿蒙。
路尽忽有天,容光澹空青。
蜕出风露外,了然心目醒。
幽兴殊未已,又还宿云扃。
飞梦即蓬岛,冥心祈道经。
终悲向朝市,尘鬓秋星星。

【译文】

真仙筑起神仙居所,洞府多么深邃幽深。

走进洞中可走十里路,清流在洞里潺潺流淌。

山岛沾满晶莹的雨露,石门透出松涛声声。

怪石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尽。

有时云雾升腾变幻莫测,细径又变得模糊不清。

抬头四下都是渺茫的雾气,心情舒畅只觉天地鸿蒙。

走到尽头忽然出现天光,只见云影空蒙一片青翠。

脱去尘世留在风露之外,顿时觉得心胸豁然开朗。

幽雅的兴致未尽,又回到那云封的门户。

飘飞的梦境就是蓬岛仙境,冥心祈祷求道成真。

终于悲叹着走向朝市喧嚣,鬓发已斑秋天星星点点。

【赏析】

此为游玉华洞之作,诗写玉华洞之景、洞中之奇、洞外之情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高远、想象奇特,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首联“真仙构灵宅,洞府何嵌空。”是说洞府多么深邃幽深,真仙造了神仙居所。这里以“真仙”来点题,表明诗人自比为真人,而“构灵宅”则表明诗人对神仙居所的向往。

颔联“入洞可十里,流水咽其中。”是写游洞之难。这二句写游人进入洞中后,所见之景。前句写游人进入洞中后,见洞中有水,水声如咽,使人感到洞内寂静;后一句写游人入洞后,见流水声不断,使人感到洞中水流不息。这两句是写游人在洞中的所见所闻,是游洞时所见的景物描写。

颈联“阴岛湿花露,石门度松风。”是写游人游洞时,所见之景。前句写阴岛沾满了花露;后一句写石门过处,可以听到松涛阵阵。这二句是写游人在洞中所见的景物,是游洞时所见的景物描写。

末联“怪石变万状,寻源竟无穷。”是写游人游洞时,所见之景。前句写奇异的石头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后一句写游人要寻找源头,但始终没有找到。这二句是写游人在洞中所见的景物,是游洞时的所思所感。

尾联“有时起云雾,微径又不通。”是写游人游洞时,所见之景。前句写有时候起云雾,使游人看不清道路;后一句写微径又变得不通行。这二句是写游人在游洞途中所见的景物,是游洞时的所思所感。

尾联“触目极杳霭,游心但鸿蒙。”是写游人游洞时所见之景。这是说看遍了眼前所有的美景后,心中只有浩荡无际的宇宙空间。这里写游人所见的景物,是游洞时的所见所感。

最后“路尽忽有天,容光澹空青。”是说路走尽时忽然见到天,看到的天空一片青翠。这里写游人所见之景,是游洞时的所见所感。

尾联“蜕出风露外,了然心目醒。”是说他脱离了尘世的烦恼和困扰,心境变得非常宁静清澈。这里的“蜕出”,指摆脱了世俗的困扰,超脱了尘世的纷扰。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抒发。

尾联“幽兴殊未已,又还宿云扃。”是说幽雅的兴致还没有尽兴,又回到那云封的门户。这里的“幽兴”,是指诗人游览玉华洞时的愉快心情。这是诗人对游览后的心境的抒发。

尾联“飞梦即蓬岛,冥心祈道经。”是说他梦见自己飞到了蓬莱仙岛,冥心修炼以求得道经。这是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玉华洞的景色和诗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居所的向往、对超脱尘世纷扰的渴望以及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高远、想象奇特,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