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咨询出剑津,飘飘锦服拂芳尘。
官亭贳酒逢诗客,山径寻梅问野人。
紫案鸣琴常对晚,黄堂判笔每生春。
悬知归去多馀暇,好写清吟为寄频。

【注释】

①揽辔咨询:手握马缰,询问政事。

②剑津:指洛阳。

③飘飘:形容衣服飘逸。

④官亭:指驿站。贳酒:赊酒。

⑤诗客:诗人。

⑥山径:指山路。

⑦鸣琴:弹奏琴声。

⑧黄堂:指宰相的办公室。判笔:起草文书。生春:带来生机。

⑨悬知:预料。

⑩多馀暇:多余的闲暇时间。清吟:清新的诗歌。

【赏析】

此诗是一首别情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李通守归去的情景和心情,中间两句写他为官期间的政绩与风采,后两句写他的离任之情。

首句“揽辔咨询出剑津”,描绘了一位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官员形象。他手握马缰,意气风发地询问朝政大事,这体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高度关注和责任心。

第二句“飘飘锦服拂芳尘”,则描绘了他在洛阳的所见所闻。他身着华丽的服饰,仿佛被春风轻轻拂过,周围都是芳香的气息。这既表现了他的身份尊贵,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愉悦和轻松。

第三句“官亭贳酒逢诗客”,进一步描绘了他在洛阳的生活。他来到驿站,赊酒与诗客畅饮,这既展示了他的豪爽性格,也展现了他对文化生活的重视。

第四句“山径寻梅问野人”,则描绘了他为官途中的风景。他沿着山路寻找梅花,向当地的村民请教,这既体现了他的谦逊好学,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最后一句“紫案鸣琴常对晚,黄堂判笔每生春”,则描绘了他的工作状态和成就。他经常坐在紫色的案几旁弹奏琴声,为朝廷起草文书,这既展示了他的才华横溢,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李通守归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他的政绩和风采。它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颂德诗,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