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仙无骨佛无缘,甘着儒冠坐一毡。
入社敢同陶靖节,不须三笑虎溪前。

【注释】

游峨眉山纪行 其十:这是第十首,作者自号“学仙无骨”和“甘着儒冠”。游峨眉山途中所写。

学仙无骨佛无缘,甘着儒冠坐一毡。

学仙无骨:指学神仙,修炼到不须借助外物即可成仙,即道家所说的“无为”。

佛无缘:指佛教的修行方法与道教不同,需要通过各种苦行才能成佛,即“有为”。

甘着儒冠:甘愿戴着儒者的帽子(这里指读书做官)。

坐一毡:坐着一张毡子休息。

入社敢同陶靖节,不须三笑虎溪前。

入社:指参加当地的社日活动。

陶靖节: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他一生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后人称他为“陶靖节”。

虎溪:在江西九江,陶渊明曾作《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就在此处。

三笑:形容虎溪风景秀丽。

【赏析】

这首七律诗是作者游峨眉山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神仙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他认为,要想成为神仙,只需要修炼自己的内心,不需要借助外物;而要想成为僧侣,却需要通过各种苦行,这与道教的无为思想相违背。因此,他甘愿戴着儒者的帽子,过着一种隐居田园的生活。

诗的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社会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己虽然不敢与陶渊明相比,但他并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在虎溪前三次笑傲江湖。这里的“敢”字表明了他对世俗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无为思想的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