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不祥器,斯理昔未觉。
及兹困奔走,始叹立论确。
险哉七盘山,羊肠凌巘崿。
三年八往返,颠顿发早白。
此行当盛夏,溽暑逞馀虐。
昼伏避蚊䖟,宵征越林薄。
危桥带褒水,俯瞰波流恶。
凿石劳众工,缘崖搆飞阁。
下扶千柱壮,上倚浮云弱。
怒雷地㡳鸣,悬瀑崖际落。
山中邮传少,过客资凄泊。
劳者务苟安,宁思非所托。
更阑急雨至,洪涛相喷薄。
鬼神助晦冥,天地混磅礴。
病身倦辗转,酣寝绝疑愕。
晨兴霄景澄,林壑还可乐。
有生大化中,万变相综错。
所遇听自然,何处匪安宅。
历聘鲁中叟,咏归沂上客。
劳逸命分殊,顺俟安敢择。

发褒城过七盘岭宿独架桥阁上- 注释: 从发贬城经过七盘岭,在独架的桥梁上过夜。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通过发贬城、七盘岭和独架桥这三个地点,展现出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发贬城是起点,象征着旅程的开始;七盘岭则是旅途中的一道险阻,需要克服;独架桥则象征着诗人在旅途中的勇气和坚持。

名为不祥器,斯理昔未觉。

  • 注释: 这些事物被称为“不祥之物”,以前从未觉察到它们的真正价值。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某些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认为,过去没有意识到的事物,现在却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及兹困奔走,始叹立论确。

  • 注释: 现在因为奔波劳碌而感到困顿,才开始感叹之前的见解是准确的。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思考和领悟。他意识到,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观点的自信和坚定。

险哉七盘山,羊肠凌巘崿。

  • 注释: 七盘山脉险峻,羊肠山路如同蜿蜒的羊肠一般。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七盘山的险峻地形和羊肠山路的曲折蜿蜒。这种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七盘山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同时,它也为诗歌增添了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氛围。

三年八往返,颠顿发早白。

  • 注释: 经过连续三年的往返跋涉,诗人的头发已经变得斑白。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长途跋涉经历的感慨。长时间的旅行使他疲惫不堪,甚至出现了白发。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旅行的辛劳和艰辛的感受。

此行当盛夏,溽暑逞馀虐。

  • 注释: 这次旅行正值盛夏,湿热的天气非常恶劣。
  • 赏析: 这句诗揭示了夏日气候的特点和对旅行的影响。炎热的天气使得旅行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给诗人带来了身体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这种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夏日旅行的挑战和困难。

昼伏避蚊䖟,宵征越林薄。

  • 注释: 白天隐蔽起来躲避蚊子叮咬,晚上又穿越树林进行长途跋涉。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夏天旅行时的艰苦环境。白天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夜晚则要在茂密的树林中穿行,这种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夏季旅行的不便和艰辛。

危桥带褒水,俯瞰波流恶。

  • 注释: 高耸的桥梁横跨褒水,俯瞰着湍急的水流。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桥上所看到的自然景观。通过“俯瞰”这一动词,诗人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桥下的河水,展现了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景象。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意境,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凿石劳众工,缘崖搆飞阁。

  • 注释: 开凿石头以建造桥梁的工程耗费了众多劳动力,人们沿着悬崖修建了一座座飞阁。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桥梁建设的艰辛过程。为了建造这座桥梁,人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时间,甚至不惜冒险攀爬悬崖峭壁。这种描述展现了人类对于建设成就的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下扶千柱壮,上倚浮云弱。

  • 注释: 下面是用上千根柱子支撑起来的坚固结构,而上面的部分则依靠薄薄的云雾来增强其稳定。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桥梁的稳定性。下方的支柱坚实有力,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上方的云雾则轻盈缥缈,为桥梁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这种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桥梁的稳固与轻巧之间的对比关系。

怒雷地㡳鸣,悬瀑崖际落。

  • 注释: 愤怒的雷声轰鸣着,瀑布从高崖上直泻而下。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中雷电和瀑布的景象。通过“怒雷”这一形容词的使用,传达出雷电的威猛和震撼力;而“悬瀑”则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高处直冲下来的壮观景象。这种描绘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动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力量和激情的自然之中。

山中邮传少,过客资凄泊。

  • 注释: 因为山中通信不便,所以过客们心情凄凉、无所依托。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区通讯状况的担忧和感慨。由于山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导致过客们无法及时联系家人和朋友。这种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际交往的重视程度。

劳者务苟安,宁思非所托。

  • 注释: 劳苦的人们忙于找地方休息安稳,哪能想到这不是他们真正的家呢?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过于追求安逸生活的批判。他认为,那些只顾眼前舒适、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是不值得尊敬的。这种看法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于社会责任的认同。

更阑急雨至,洪涛相喷薄。

  • 注释: 夜深了,突然大雨倾盆而下,洪流汹涌澎湃。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大雨的情景。通过“急雨”、“洪涛”等词汇的使用,传达出大雨倾盆而下、气势磅礴的感觉;而“喷薄”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洪水汹涌澎湃的场景。这种描绘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动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力量和激情的自然之中。

鬼神助晦冥,天地混磅礴。

  • 注释: 鬼神相助,天色昏暗如晦冥;天地之间浑然一体,充满了磅礴的力量。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他认为,鬼神的存在使得自然现象更加神秘莫测,而天地之间的浑然一体则彰显了大自然的强大和威严。这种看法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深敬畏和对生命存在的深刻认识。

病身倦辗转,酣寝绝疑愕。

  • 注释: 由于疾病缠身,我疲倦至极,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然而在睡梦中我竟然完全忘却了所有的忧虑和恐惧。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疾病带来的困扰和疲劳的感受。尽管疾病严重地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但他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种态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执着追求,也表明了他对于疾病的勇敢面对和积极应对的态度。

晨兴霄景澄,林壑还可乐。

  • 注释: 清晨起床,眺望清澈的天空景色十分美丽;山林溪谷依然让人感到愉悦。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所见到的美丽景色。通过“清澈的天空景色”、“山林溪谷”等词汇的使用,传达出早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美好感觉;而“还可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珍惜之情。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还增添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有生大化中,万变相综错。

  • 注释: 我们生活在宇宙的大循环中,万物变化无穷无尽且错综复杂。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他认为人的生命就像宇宙一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和机遇;而这种变化则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这种看法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的认识深度也表现了他对于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

所遇听自然,何处匪安宅。

  • 注释: 遇到什么就顺应什么,哪里不是心灵的栖息之所呢?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寻找心灵寄托的态度。他认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或环境都应该顺其自然地去适应和发展;而这样的心态则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之所。这种看法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