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古所重,义与君父同。
自从东汉来,节行著高风。
系理或诉冤,死请代以躬。
收葬与抚孤,恳恻贯苍穹。
圣贤垂大法,勉孝兼劝忠。
岂闻讼其师,挤寘囹圄中。
执宪者何心,此辈忍见容。
不惟紊人纪,实斁上帝衷。
至理有相关,斯乃教化宗。
扶持罔失坠,允藉参赞功。
末俗日悍骄,童稚忘敬恭。
滔滔未有艾,𦦨𦦨安所从。
我行闻怪事,窃叹徒伤恫。
谁操黜陟柄,幸为惩顽凶。

【注释】:

  1. 过宁陵县学:路过宁陵县的学宫。
  2. 师道古所重,义与君父同:古代重视教师的道德,其行为与君王和父亲一样。
  3. 自从东汉来,节行著高风:从汉朝以来,许多教师的品行都很高。
  4. 系理或诉冤,死请代以躬:如果有人因被牵连而遭受冤屈,就愿意代替他受罚。
  5. 收葬与抚孤,恳恻贯苍穹:为他们收葬和抚养孤儿,心中充满了悲悯之情。
  6. 圣贤垂大法,勉孝兼劝忠:圣人和贤人传授了伟大的道德观念,鼓励人们孝顺父母并忠诚于国家。
  7. 岂闻讼其师,挤寘囹圄中:难道听说过因为老师而把人投入监狱的吗?
  8. 执宪者何心,此辈忍见容:执法的人有什么心思呢?这些不肖之徒竟然容忍这种行径。
  9. 不惟紊人纪,实斁上帝衷:这不仅仅是扰乱社会秩序,更是亵渎了神明之心。
  10. 至理有相关,斯乃教化宗:最高的道理是有关联的,这才是教化的根本。
  11. 扶持罔失坠,允藉参赞功:扶持和指导那些没有坠落的人,可以借助他们的智慧完成教化的使命。
  12. 末俗日悍骄,童稚忘敬恭:末世风气日益傲慢,孩子们忘记了对长辈应有的尊敬。
  13. 滔滔未有艾,𦦨𦦨安所从:洪水滔滔不绝,却不知从何处疏导;小人猖獗,我们无从下手。
  14. 我行闻怪事,窃叹徒伤恫:我在路上听说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暗自叹息,只是感到伤心而已。
  15. 谁操黜陟柄,幸为惩顽凶:是谁掌握了升降官员的权力?幸好有贤人来惩治这些恶劣之徒。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风气败坏的不满以及对教育的重视。诗中通过描写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立场,以及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的冷静和智慧,展示了他们的伟大力量和崇高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问题的深深忧虑和对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