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蜀道易
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注释:
蜀道易:蜀地的路途容易走。
徵贤一诏到岩穴:皇帝征召贤能之士的命令下达到了山沟里。
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你们这些四面八方的人谁不争相争先恐后地赶来呢?
王道有通塞:王者之道有通达顺畅的时候,也有阻塞不通的时候。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真正的危险并不是山和水,而是当国家政治腐败,人心背离的时候。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在六朝和五季的时代里,道路上充满了荒凉和萧条的景象。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导致那些曾经生活在夏商周三代的人们,全都沦为了禽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难道只有蜀道难走吗?其实整个天下都昏暗无光啊。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各种少数民族和强盗混在一起,武器就像树林一样密集。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如今陛下英明,拥有贤明的君王,这样的德行是世人敬仰的。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文化教育普及,社会风气清新,没有淫秽之风。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那些软弱无能的男子和女人怀抱着重金,那些残暴的官吏却不敢侵犯他们。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蜀地的道路本来就很容易走,就在这里吧!你们这些四面八方的人谁不争相争先恐后地赶来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当时诗人正在四川任职。这首诗通过对蜀地道路的描写,抒发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的不满,同时表达了希望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