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崔嵬路折旋,崎岖历尽是平田。
高林忽送催诗雨,深涧遥分悟道泉。
僧为知名如旧识,地疑曾到岂前缘。
万竿修竹参天起,欲借琅玕纪岁年。

一云次王守溪阁老韵

石磴崔嵬路折旋,崎岖历尽是平田。

高林忽送催诗雨,深涧遥分悟道泉。

僧为知名如旧识,地疑曾到岂前缘。

万竿修竹参天起,欲借琅玕纪岁年。

译文:

石梯陡峭曲折,山路崎岖不平,最后终于到达了一片平坦的田野。

忽然间,树林中传来阵阵催促诗人创作的雨声,深深的山谷中流淌着一道清澈的泉水,仿佛在诉说着领悟道理的智慧。

这里僧人名声很大,就像老朋友一样熟悉,这里的土地让人怀疑是否曾经经历过前世今生。

万竿挺拔的竹子高高地生长着,它们像是天空中的星辰一般耀眼,我在这里想借用这些竹子来记录下自己度过的美好岁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画意。首句“石磴崔嵬路折旋”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陡峭,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接着,“崎岖历尽是平田”又展现了山野间的广阔与平坦,给人以宁静与安详的感觉。

第二联“高林忽送催诗雨,深涧遥分悟道泉”则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之中。高高的树林似乎在呼唤着诗人创作一首催人奋进的诗篇,而深邃的山谷中流淌着一道清澈的泉水,这泉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领悟生命之道的智慧。

第三联“僧为知名如旧识,地疑曾到岂前缘”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这里既有对僧人名声的赞誉,又有对土地的怀疑——难道这里真的是一个曾经发生过前生的场所吗?这种疑问既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联“万竿修竹参天起,欲借琅玕纪岁年”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以竹海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竹子高大挺拔,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同时,“欲借琅玕纪岁年”也寓意着诗人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自己的岁月和经历,让它们永存于世。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和对生活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