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北风起,边声飒已闻。
萧条转幽谷,惨淡生黄云。
敌骑三五辈,突至如惊麇。
岂无塞上卒,什伍曾不分。
王猷先训练,六籍皆兵文。
邻邻比闾士,谁谓非三军。
何不作内政,安居已策勋。

【注释】

浩浩:形容风声。飒已:已而。萧条:凄凉。转:转向。幽谷:山谷。惨淡:暗淡无光。黄云:即晚云,天色昏暗。敌骑:指侵犯的敌人。三五辈:三三两两。惊麇:惊慌的野兽。什伍:军队编制单位。王猷:三国魏明帝时的名将王肃。先训练:提前训练。六籍:六部兵书,泛指各种军事典籍。比闾:邻家,邻里。三军:指军队。作:治理。策勋:记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边关战争和将士生活的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四联分明,层次井然。第一联写北方的大风刮起来以后,边地传来了战鼓的声音;第二联描写荒凉的山谷,阴云密布,令人感到十分凄清、阴暗;第三联写敌人像惊慌的野兽一样突然袭击,没有防备的边防士兵措手不及;第四联写边塞上的将士们早有训练和准备,但是朝廷却对他们不加以重视;最后一句说,如果能够安定国内,安居乐业,边关将士已经可以立下功劳,何必还要在边塞上与敌人作战呢?全诗表现了作者对边防将士的关切以及希望朝廷安定百姓,不要与民争利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咏怀三十首》中的第一首,以边地的风声、战鼓、幽谷中的黄云等景物为背景,写出了边关战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精神。首句“浩浩北风起”,描绘出北方的狂风怒吼,接着用“飒已闻”点出了声音的来源。“萧条转幽谷”,幽谷原本是寂静无声的,但在这里却有了声音,这声音让人感觉到一种凄凉和悲凉。接着,“惨淡生黄云”一句则进一步烘托出这种凄凉和悲凉的氛围。这里的“黄云”既是一种自然景色,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边关战士的描绘。“敌骑三五辈,突至如惊麇”,这句话描绘的是敌人突然来袭的情景。他们像是惊慌的野兽一样,一下子涌向了我们的阵地。而我们的士兵则毫无准备,措手不及。“岂无塞上卒,什伍曾不分”,这句则是说,我们的士兵虽然训练有素,但却因为平时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些实际情况——边关战士虽然训练有素,但却因为平时缺乏实战经验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即使如此,这些战士仍然毫不退缩,他们勇敢地面对强敌,保卫着自己的家园和国家。“王猷先训练,六籍皆兵文”,这句则是说,王猷这个人早就开始训练士兵了,他的六部兵书都是关于军事方面的学问。这说明当时的军事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了。同时,这也是对那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的一种讽刺。

诗人发出了自己的感慨:“何不作内政,安居已策勋。”这句则是在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国内的建设上呢?如果我们能够安守其位,那么我们就可以为国家立下更大的功勋了。这里的“安居已策勋”既是对那些在边疆守卫国家的战士们的赞誉,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期盼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