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客游燕赵,岁久若故乡。
被服多毡裘,挟弹戎马行。
颦眉忧国难,挥涕悲民殃。
有酒非不饮,所适非豆觞。
展书自低回,抚剑多慨慷。
终焉奋羽翼,六合为鹰扬。

【注释】

1.越客:原指古代楚国人,这里泛指北方游子。燕赵:指战国时赵国,在今河北、山西一带;赵地在战国时属于北疆地区,所以称燕赵为北方。

2.岁久:经过很长时间。

3.毡裘:即毡裘,毛皮制成的衣服。

4.戎马:指战马,也借指战争。

5.颦眉:皱眉。忧国难:为国家的危难忧虑。

6.挥涕悲民殃:流泪悲伤人民的灾祸。

7.非豆觞:不是像平常那样喝酒,这里的“觞”是酒器的意思,泛指酒。

8.展书:打开书。

9.自低回:自己反复思考。

10.抚剑:抚摩着佩带的武器。多慨慷:充满慷慨激昂的感情。

11.终焉:最后。奋羽翼:振翅高飞。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越客的身份,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生活深表忧虑。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以及报国的壮志豪情。全诗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的痛苦生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气概。

诗人以越客的身份,对家乡进行了深情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觉得家乡已经远离了,就像在遥远的北方一样。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怀念故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关注和忧虑。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燕赵地区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所见所思。他被服多毡裘,挟弹戎马行,这些描述都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危难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望。虽然自己并非不饮酒,但所适非豆觞,这表达了他对饮酒的厌倦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振翅高飞,为国家做出贡献。

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情感的反复思考,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一定能够为国家带来繁荣和发展。而这种信念也感染了他的读者,使他们更加坚定地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

这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豪放气概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忧虑,也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