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相持赠,关河意气多。
题书悬日月,开匣隐星河。
学武心先壮,谈边色未和。
因君奉韬略,扬臂愿麾戈。

【注释】

沈玄斋:即沈约,字休文,南朝梁代诗人、文学家。这首诗是酬答沈约赠送的宝剑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赠剑以诗酬之:用这首诗来回答沈约送剑的事。

相持赠:相互赠送。

关河:指山河。意气:指气概。

题书悬日月:把书信悬挂在天上和太阳月亮。

开匣隐星河:打开盒子,里面藏有星河。

学武心先壮:学习武艺,首先要有志向。

谈边色未和:谈论边塞之事时,脸色还没有平静。

因君奉韬略:因为您传授我兵法。

扬臂愿麾戈:挥动手臂,希望指挥戈。

赏析:

这首诗是沈约赠给沈玄斋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第一句“宝剑相持赠”,表达了作者对沈约赠送宝剑的感激之情。宝剑象征着英勇和豪情,而赠送宝剑则是表达一种友谊和敬意。

第二句“关河意气多”,则表达了沈约的慷慨情怀和豪迈气概。关河代表着祖国的大好江山,而意气则是豪情壮志的表现。

第三句“题书悬日月”,则进一步描绘了沈约赠送宝剑的情景。将书信悬挂在天上和太阳月亮之上,象征着他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第四句“开匣隐星河”,则描绘了打开盒子时的神秘景象。盒子里隐藏着星河般的秘密,象征着沈约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技艺。

第五句“学武心先壮”,则表达了沈约对武艺学习的执着追求和坚强意志。只有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士。

第六句“谈边色未和”,则描绘了沈约谈论边塞之事时的心情。他尚未能够平静地处理国事,仍然怀有一种忧虑和不安。

第七句“因君奉韬略”,则表达了沈约传授兵法给作者的决心。他希望能够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给作者,帮助他更好地为国效力。

第八句“扬臂愿麾戈”,则描绘了作者挥动手臂、准备指挥军队的情景。他渴望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描绘沈约赠剑的情景和个人的感受,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英勇豪情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沈约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