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开灵屿,鼋鼍戴法筵。
石间攒宝树,镜里涌红莲。
香气潭烟接,灯光岸火连。
禅房风浪逼,永夜不成眠。
【诗句释义】
龙象开灵屿,鼋鼍戴法筵。
石间攒宝树,镜里涌红莲。
香气潭烟接,灯光岸火连。
禅房风浪逼,永夜不成眠。
【注释与赏析】
龙象开灵屿:龙象指的是龙和大象,这里比喻佛教中的菩萨形象。灵屿指佛祖修行的地方,即灵山。龙象在这里象征着佛陀或菩萨的形象,他们被描绘为在岛屿上开示佛法的场景。
鼋鼍戴法筵:鼋鼍是两种水生动物,常在水域中生活。在这里,鼋鼍被用来象征佛法的普及和传播,它们在水中生活,代表着佛法的无处不在和深入人心。
石间攒宝树:这里的“宝树”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菩提树,它象征着智慧和觉悟。石头之间攒积着这样的树木,意味着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对佛法的追求和实践。
镜里涌红莲:镜是一种反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佛像或菩萨像。镜子里映出的是红色的莲花,象征着纯洁和庄严。
香气潭烟接,灯光岸火连:这里的“香气”可能是指香烟,而“潭烟”则是指水中的烟雾。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岸边的灯光和火光相连,增加了这种氛围的温暖和热闹。
禅房风浪逼,永夜不成眠:这里描述了夜晚时分,禅房内充满了风雨和动荡的声音,使得整个房间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主人公仍然无法入睡,反映了他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坚定信念。
【译文】
龙象在灵山岛开示佛法,鼋鼍在水面上戴着法座。岩石间堆满了菩提树,镜子里映出了盛开的红色莲花。香烟与潭水的烟雾相接,岸边的灯火与火光相连。禅房内风雨交加,夜深人静仍难以入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象开示佛法的场景,以及鼋鼍在水面上戴着法座的情景,表现了佛教信仰的神圣和庄严。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如将鼋鼍比作佛法的传播者,将宝树比作智慧的象征,等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对佛法虔诚追念和对内心坚定信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