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献金门赋,曾追玉署游。
碧山怜息马,丹壑叹藏舟。
壮志风云散,遗书馆阁收。
延陵徒把剑,何日挂松楸。

昔献金门赋,曾追玉署游。

碧山怜息马,丹壑叹藏舟。

壮志风云散,遗书馆阁收。

延陵徒把剑,何日挂松楸。

注释

  1. “昔献金门赋”:指过去在金门任职时,曾撰写赋文。
  2. “曾追玉署游”:曾经追随玉署(可能是指朝廷中高级文官或学者的职位)学习、工作。
  3. “碧山怜息马”:形容对山中的美景充满怜惜之情,就像对待一匹疲惫的马匹一样温柔。
  4. “丹壑叹藏舟”:在深邃的峡谷中感叹船只的隐蔽和不易被发现。
  5. “壮志风云散”:表达了诗人虽有远大的志向,但现实多变,如同风云一般消散。
  6. “遗书馆阁收”:遗留的书卷被收藏在图书馆或档案馆中。
  7. “延陵徒把剑”:比喻自己空有才华而无施展之地,徒然拿着剑而已。
  8. “何日挂松楸”:表达了对何时能归葬于松树之下的期待和哀伤。

译文

我曾向金门奉献我的作品,也曾追随玉署的文人雅士们学习过。
我怜惜着山间那碧绿如洗的景色,叹息着江水之深藏着不为人知的船只。
虽然满怀壮志,但在变幻莫测的时代里,我的志向就如同风前的云彩般消散。
我只能将我的著作收藏起来,等待有一天能在我的墓地旁静静安放。
而我空有一柄剑,却不知何时才能挥洒自如。

赏析

《哭江景孚二首·其一》是明代王廷陈的作品。此诗通过回顾与江景孚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不舍。王廷陈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患难的经历。

首句“昔献金门赋,曾追玉署游”回忆了与友人一起进入仕途的情景,以及共同为官时的友情和相互扶持。第二句“碧山怜息马,丹壑叹藏舟”则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也暗喻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第三句“壮志风云散,遗书馆阁收”表达了诗人虽有大志但现实的无奈和悲哀。第四句“延陵徒把剑,何日挂松楸”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怀念,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王廷陈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既怀旧又带有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