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已先朝露,文章失凤毛。
人皆惜年少,天亦厌才高。
学草馀池墨,流芳托楚骚。
因之念朋侣,寥落半蓬蒿。
【注释】:
子:指诗人。先朝露,指早逝或英年早逝。文章失凤毛,比喻才华丧失。人皆惜年少,天亦厌才高,指人的惋惜与上天的嫉妒。学草馀池墨,流芳托楚骚,指诗人的文采和诗作。因之念朋侣,因朋友的离去而怀念他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逝去后,追忆往事,抒发哀痛之情的作品。
首联“子已先朝露”,以“朝露”自喻,说明他的朋友已经离世,这是诗人对友人去世的第一个反应。
颔联“文章失凤毛”,进一步说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惋惜,这里用“凤毛”比喻友人的才华,表明诗人对其才华的珍视。
颈联“人皆惜年少,天亦厌才高”,这是诗人对友人的第二个反应,这里用“天亦厌才高”来表达他对友人才华的嫉妒和不满,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惋惜之情。
尾联“学草馀池墨,流芳托楚骚”,这是诗人对友人的第三个反应,这里用“学草余池墨”比喻友人的文才,用“流芳托楚骚”表达对友人诗歌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回忆和缅怀,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矛盾和痛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