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西郭门,炎埃集絺服。
夜投古招提,共假禅房宿。
上人海上来,清姿揭梧竹。
玄通道眼明,悟彻机锋速。
内典既已充,外学亦何足。
宗门二三老,延颈深期属。
交谊薄烟云,赠言蔼珠玉。
一见双眼青,相知恨不夙。
问德识渊源,论文究衷曲。
灯花吐清辉,庭草荐新馥。
未结三生缘,澹然念超俗。
简实即中法师
在西郭门外,炎炎热风集于细布之衣上。
夜投古招提寺,共住禅房宿。
上人从海上来,清雅之姿如揭起梧桐与竹子。
玄通道眼明亮,悟彻机锋迅速。
内典已经充满,外学又有何足?
宗门中的二三老,延颈期盼属我。
交谊如同薄烟云,赠言如同珠玉般珍贵。
一见双眼青,相识恨不早。
问其德行见识之渊源,论文究衷曲。
灯花吐出清辉,庭院的草木荐献新馥。
未结三生缘,却心念超俗。
【译文】
在西城外,热风袭来,吹拂着细布衣裳。
夜晚来到古招提寺,共住禅房过夜。
上人从海上而来,清雅之姿犹如揭开了梧桐与竹子。
玄通道眼明亮,洞悉机锋迅速。
内典已足够,何必再学习外学?
宗门中的二三老,期待着我的到来。
我们的友谊如同薄烟云,赠言如同珍珠玉石般珍贵。
一见你双眼明亮,相识却恨不能更早。
询问你的德行见识的来源,论文探究其中的深意曲折。
灯花吐出清辉,庭院的草木也带来了新的香气。
我们还未结下三生的缘分,心中却已经超然物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律。诗中通过描绘简实即中法师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采,以及对禅宗的理解。
首句“简实即中法师”直接点明了主题,简实即是作者自己,也是对中法师的尊称。中法师,即中峰明本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的言行举止、修行方法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赞誉。这里将作者自己与中法师相提并论,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中法师的一种赞美。
接下来四句描述了简实即中法师的外貌和内在气质。“步屧西郭门,炎埃集絺服”,“炎埃”,即炎热的天气,“絺服”是指细葛布的衣物。这两句描绘了简实即中法师在炎热天气中仍然穿着细葛布的衣物,表现出他的谦逊和低调。“夜投古招提,共假禅房宿”则描绘了他夜晚投宿古招提寺的情景,共同住在禅房过夜。这两句既表现了他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也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敬畏。
接下来八句进一步描写了简实即中法师的修行方法和境界。“上人海上来,清姿揭梧竹”,上人从海上而来,清雅之姿犹如揭开了梧桐与竹子。这里的“清姿”和“揭梧竹”都是形容上人的高洁品质和修行境界。“玄通道眼明,悟彻机锋速”,玄通道眼明亮,悟彻机锋迅速,这两句赞美了简实即中法师的智慧和悟性。
接下来六句进一步描绘了简实即中法师的内心世界。“内典既已充,外学亦何足”,内典已经足够,何必再学习外学?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的自信和自豪,认为只要内心充满佛法,就无需追求其他学问。“宗门二三老,延颈深期属”,宗门中的二三老们,期待着我的到来。这里描绘了宗门中的人们对简实即中法师的敬仰和期待。
最后六句则表达了简实即中法师的友情和情谊。“交谊薄烟云,赠言蔼珠玉”。这里的“交谊”指友情,“烟云”比喻朋友之间的情深意长,“珠玉”比喻赠言的珍贵。整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之间的友情如同薄烟云一般深厚,而赠言就像珍珠玉石一样珍贵。
最后两句则是对简实即中法师的评价和赞赏。“一见双眼青,相知恨不早”,一见面就觉得对方的眼睛清澈明亮,相识却恨不能更早一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简实即中法师的欣赏之情和遗憾之意。“未结三生缘,澹然念超俗。”未结下三生之缘,却心生超脱尘世之念。整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尚未结下三生之缘,但我却心生超脱尘世之念,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