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三两间,去郭十里馀。
门栽陶令柳,架插邺侯书。
渔樵足生计,琴樽供晚娱。
未知杜陵宅,风致更何如。
诗句原文:
东郭草堂为姑苏王仲远赋
草堂三两间,去郭十里馀。
门栽陶令柳,架插邺侯书。
渔樵足生计,琴樽供晚娱。
未知杜陵宅,风致更何如。
注释解释:
- 草堂三两间: 草堂是古代文人隐逸之地,这里可能是指王仲远在姑苏(今苏州)所修建的住所。三两间表示其规模不大,但足够他居住和生活所需。
- 去郭十里馀: “去郭”意指距离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十里馀”即超过十里。这反映了草堂地理位置的优越,既能远离喧嚣,又便于接触自然。
- 门栽陶令柳: 陶渊明(字元亮)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归隐田园、追求自然的诗风被后人称颂。这里的“陶令柳”可能意味着模仿陶渊明的生活哲学,或者可能是为了增添园林的雅致。
- 架插邺侯书: 邺侯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司马懿,他的府邸藏书丰富,因此这里的书架可能是模仿邺侯府中的藏书氛围。
- 渔樵足生计: “渔樵”通常指以捕鱼砍柴为生的人,这里可能意味着草堂主人通过这些简单的劳作维持生计,也可能暗示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 琴樽供晚娱: “琴樽”是指古代文人用来饮酒吟诗的器具,这里的使用表明草堂主人喜欢在傍晚时分与朋友一起弹奏琴曲,饮酒作乐,享受宁静美好的时光。
- 未知杜陵宅: 杜陵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位于长安附近。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王仲远草堂风格是否更胜于杜甫杜陵宅的好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草堂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态度。通过对比王仲远的草堂与杜甫的杜陵宅,诗人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静享自然的闲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