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松门里,地僻尘迹疏。
清溪走墟落,列岫当庭除。
随时事耕稼,亦复寻樵渔。
此身既足资,遗后将焉如。
宗祖有明训,圣哲垂典谟。
一饭三顾諟,惕惕当自虞。
居富戒不仁,力学期去愚。
凛哉名堂义,珍重为尔书。
【解析】
“资训”意为教育。“堂”为读书处。全诗以“资训堂”为核心词,写诗人的读书环境、学习内容和生活态度。
【答案】
①卜筑松门里,地僻尘迹疏。②清溪走墟落,列岫当庭除。③随时事耕稼,亦复寻樵渔。④此身既足资,遗后将焉如。⑤宗祖有明训,圣哲垂典谟。⑥一饭三顾諟,惕惕当自虞。⑦居富戒不仁,力学期去愚。⑧凛哉名堂义,珍重为尔书。(译文见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联点题,交代了“资训堂”的地理位置及其幽静的环境。颔联进一步描写环境。颈联承上启下,由学习转到生活态度。尾联是总结,也是告诫。
“资训堂”位于山间小路上,四周环山,人烟罕至。诗人置身其中,心旷神怡。他一边读书学习,一边从事农耕劳作。这里既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生活的场所。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诗人潜心攻读,虚心向人请教,努力求取真知。同时,他也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从中汲取知识与智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他既热爱自然,也热爱劳动,更热爱读书。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蕴深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而且也体现了作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