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梁园修竹馆,风流帝子独翩翩。
豪华却尽攻文苦,宠数偏能养性全。
马过繁台谁可记,雁飞蓬沼信难传。
山中桂树偏翻甚,寂寞柴扉养暮年。
【注释】
睦𣚃西亭:睦𣚃是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梁园:即梁园馆,汉梁孝王刘武所建。
帝子:帝王之子。
攻文:攻苦学文。
宠数:皇帝的宠爱次数。
繁台:高台。
养性全:保养性情保全生命。
山中桂树:指隐居山林的晋人葛洪,号抱朴子。
柴扉:柴门。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梁园的修竹馆、繁华的洛阳、山中的桂树等景物为比兴,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的第一句“最爱梁园修竹馆”,说最喜爱梁园馆里修竹幽深的环境,这一句点出了诗人所要表现的主题。诗人通过“最爱”一词,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梁园的修竹馆,并以此作为全文的切入点。
第二句“风流帝子独翩翩”,说风流倜傥的帝子独自翩翩起舞,这一句进一步点出了诗人所要表现的主题。诗人通过“独翩翩”一词,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帝子的翩翩风度,并以之作为全文的过渡。
第三句“豪华却尽攻文苦”,说虽然享受着豪华的生活,但也要努力攻苦学文,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却尽攻文苦”这一转折,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隐士的生活,并以之作为全文的重点。
第四句“宠数偏能养性全”,说受到皇帝宠爱的次数虽多,但却能够保养性灵保全生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偏能养性全”这一转折,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隐士的生活,并以之作为全文的重点。
第五句“马过繁台谁可记”,说马儿走过繁台,谁又能记住呢?这一句表示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无奈,并以此作为全文的过渡。
第六句“雁飞蓬沼信难传”,说大雁飞往蓬沼,谁又能将它传递到遥远的地方呢?这一句表示了诗人对于远方故人的思念,并以此作为全文的重点。
第七句“山中桂树偏翻甚”,说山中的桂树尤其茂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偏翻甚”这一转折,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隐士的生活,并以之作为全文的重点。
最后两句“寂寞柴扉养暮年”,说孤独地坐在柴门前,度过晚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并以此作为全诗的结尾。
整首诗通过对梁园的修竹馆、繁华的洛阳、山中的桂树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繁华世界和隐居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