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本山中人,还向山中息。
伐毛沧海上,煮石清溪侧。
鹤胎养玄牝,蝉蜕遗金骨。
此身亦非我,去来偶相值。
丹砂误时人,空复炼形质。
山房夜不扃,孤猿啸寒月。
紫阳庵观丁野鹤真身
客本山中人,还向山中息。
伐毛沧海上,煮石清溪侧。
鹤胎养玄牝,蝉蜕遗金骨。
此身亦非我,去来偶相值。
【注释】
1、紫阳:指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一,这里泛指道教圣地。
2、客本山中人,还向山中息。
客:指游客或游子;
山中人:在山区居住的人;
还向山中息:回到山中休息。
3、伐毛沧海上,煮石清溪侧。
4、鹤胎养玄牝,蝉蜕遗金骨。
5、此身亦非我,去来偶相值。
6、丹砂误时人,空复炼形质。
7、山房夜不扃,孤猿啸寒月。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紫阳庵观丁野鹤真身的情景。
首句“客”字领起四句,说明诗人是过路的游人或游客。次句“山中人”则表明诗人与大自然有深厚的关系。第三句“伐毛沧海上”,写诗人到大海之滨,为的是采药炼丹,这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第四句“煮石清溪侧”,写诗人在海边采集丹药,并把采集来的丹药放入清澈的水中熬煮。末两句“鹤胎养玄牝,蝉蜕遗金骨”是说丁野鹤的幼体在母鹤身上得到养护,而蝉的蜕变则留下金色的骨骼。这里用“鹤胎”和“蝉蜕”作比喻,形象地写出丁野鹤和蝉蜕变的异曲同工之处,也表现了作者观察自然、领悟哲理的才能。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绘丁野鹤的形象。前一句“鹤胎”是说丁野鹤像鹤一样,从母体内孵化出来,所以叫“鹤胎”。后一句“蝉蜕”是说丁野鹤像蝉那样,蜕掉皮壳而长成翅膀。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丁野鹤的形象。
七、八两句,诗人又进一步写丁野鹤的形象。“此身”是指丁野鹤的身体;“非我”则是说它不是自己的身子。“去来偶相值”是讲丁野鹤有时飞来,有时离去,只是偶尔相遇而已。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丁野鹤的逍遥自在,又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九、十两句,是说丹沙这种药物会误害人们,白白地让人们炼制形骸。“误时人”,即耽误了时间。“空复”,意思是白白地再做无用功。这两句诗一方面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炼丹术的危害,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忧虑。
十一、十二两句,诗人写自己在山中的所见所闻。“山房夜不扃”,是说山中的房屋没有关上门;“孤猿啸寒月”,是说山上的猿猴在寒月之下独自悲鸣。这里的“孤猿”既是实景,又是虚写。因为诗人在山中住了很久,与山中的猿猴产生了感情。
整首诗以丁野鹤为线索,通过对丁野鹤的形象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诗歌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