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
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
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
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
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
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
【注释】
乘月寻藕华居:乘着月光寻找藕花深处的住处。
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湖上的飞鸟归来,沿着疲倦的太阳西沉。
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拖着衣服顺着前面树林的路走,却见溪路变窄了。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稀疏的影子落在高高的树上,荒芜的台阶上悄无声息地留下了我的足迹。
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好像闻到异香满溢,微风拂动着空旷的天空。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不知哪年下起了宝花雨,散落在神仙的府邸。
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因此建起了琳宫玉宇,度过波涛起伏的岛屿。
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明白了自己的清净之心,只被世俗纷扰隔绝。
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期待有一天能洗涤掉身上的尘土,在这清静的地方长久面对墙壁。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月色下寻访仙境般地方而作的山水游记诗。诗中描绘出一幅清幽秀丽的自然画面,表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世的情怀。
开头两句写景。“湖上”二字点明地点,“飞鸟”二字表明时间,写出了作者游历的心境。接着两句写动作。“曳”字写出了动作的轻盈,“遵”字写出了方向,表明诗人沿着自己选定的方向行走。“回”字表明了诗人行走的速度。“转见”四句进一步写景,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转”字表现了行进的速度。“狭”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景色的幽深。“疏影”,指月光下荷叶间露出的莲蓬影子。“荒阶”,指荒凉的台阶。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如闻”四句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声音,进一步衬托出了景物的特点及其氛围。这几句诗通过声音和感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幽深的境界之中。最后四句写议论抒情。“何年”,问句,表示一种期待。“雨宝花”,“散落神仙宅”,比喻诗人希望找到一片净土。“度波渚”,指度过波涛汹涌的大海,比喻人生旅途的艰难。“了知”、“祇”都是佛教语,表示明白、知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也表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愿望。“还期”,意为期待的意思。“濯尘缨”,即洗去世俗的羁绊。“面壁”,禅宗修行者坐禅时面对一堵墙,意指修身养性。这四句诗表明了诗人的人生目标和处世态度,也表现了其追求精神自由的志向。全诗结构严谨,意境优美,语言生动,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