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景初晏,四山澹寒烟。
丹枫不辨色,翳翳随清涟。
独往无扁舟,把酒临层巅。
高阁聊骋望,星河亘长天。
渔火深夜出,前溪闻扣舷。
揽衣不能寐,起咏沧浪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1)“湖上山阁夜眺”:湖上建有一座小山阁,晚上登高远望。
“山阁”“夜眺”是关键词,“湖上”点明地点,“夜眺”表明时间,“山阁”为登高之对象。
(2)“湖中景初晏,四山澹寒烟”:湖中的景色刚刚晴朗,四面的山峦在雾气中显得十分幽静。
“湖中景”点明观察的对象,“初晏”表明时间,“四山”“澹寒烟”描绘了湖中景象。
(3)“丹枫不辨色,翳翳随清涟”:红色的枫叶颜色暗淡难以分辨,它随着清澈的涟漪轻轻摇曳着。
“丹枫”为观察对象,“不辨色”“翳翳”表现了秋色的凄清,“随清涟”表明状态。
(4)“独往无扁舟,把酒临层巅”:独自一人没有船只,端起酒杯站在山崖的最高处。
“独自”“无扁舟”“临层巅”表明行动,“把酒”为动作描写,“临层巅”“层巅”表明地点。
(5)“高阁聊骋望,星河亘长天”:站在高高的阁楼上放眼远视,银河横贯于广阔的天空。
“高阁”“聊骋望”表明行动,“星河亘长天”描绘了星空的景象。
(6)“渔火深夜出,前溪闻扣舷”:渔船上的灯火从黑暗的夜色中出现,听到船桨击水的声音。
“渔火”“前溪”“扣舷”表明事物,“深夜”表明时间,“闻”为动词,“扣舷”为动作描写。
(7)“揽衣不能寐,起咏沧浪篇”:我撩起衣裳无法入睡,起身吟诵《沧浪》诗篇。
“揽衣”“不能寐”“起”为行动,“沧浪篇”为诗词作品,“起”为动词。
【答案】
(1)湖上建有一座小山阁,晚上登高远望。
(2)湖中的景色刚刚晴朗,四面的山峦在雾气中显得十分幽静。
(3)红色的枫叶颜色暗淡难以分辨,它随着清澈的涟漪轻轻摇曳着。
(4)独自一人没有船只,端起酒杯站在山崖的最高处。
(5)站在高高的阁楼上放眼远视,银河横贯于广阔的天空。
(6)渔船上的灯火从黑暗的夜色中出现,听到船桨击水的声音。
(7)我撩起衣裳无法入睡,起身吟诵《沧浪》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