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亲独往京城日,贱子复上西江槎。
菽水暂虽离膝下,关河可奈渺天涯。
千岩古木啼鹃鸟,一路东风过楝花。
遥想小儿初学语,月终应是望回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从思想内容(主题、情感等)、艺术特色、手法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远怀”是第一句,点明诗题;“老亲独往京城日”,诗人的亲人独自前往京城,而自己只能留在家乡;“贱子复上西江槎”,诗人又踏上了西江上的小舟;“菽水暂虽离膝下,关河可奈渺天涯。”“菽水”指豆汤,比喻儿孙侍奉父母的饮食。“关河”泛指山河。两句写自己虽与亲人分别,但心念亲情却更切,因为离家更近。“关河可奈渺天涯”,“可奈”是无可奈何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牵挂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感。
“千岩古木啼鹃鸟,一路东风过楝花。”前句写景,后句抒情。“古木”“鹃鸟”,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杜鹃声声哀鸣,更让人思念亲人;春风吹来楝树叶,也让人想起亲人的离别。
“遥想小儿初学语,月终应是望回家。”诗人想象儿子小时候说话的声音,并想象他此时一定在望着月亮想念自己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是全诗感情的高潮,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整首诗歌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答案】
译文:
我亲爱的老人独自前往京城的日子,我再次踏上西江的小舟。
虽然豆汤暂时不能在膝下服侍,但山河遥远实在令人无奈。
千岩万壑中鸟儿啼叫,一路上春风飘荡着楝花。
遥想那小儿初次学语时的情景,当月圆的时候定是盼望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念家人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抒发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即点明题意——诗人的亲人独自前往京城,而自己只能留在家乡。接着,诗人写到自己又踏上了西江上的小舟;尽管离家更近,但诗人的心却更加牵挂亲人。
接下来的诗句写景抒情。诗人想象儿子小时候说话的声音,并想象他此时一定在望着月亮想念自己的母亲。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诗人的内心情感得以充分展现。
诗以一个设想收尾——“遥想小儿初学语,月终应是望回家”,这一设想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使整首诗歌的感情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