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武陵色,移植向深闺。
叶不迎秋堕,花仍入夏齐。
菲菲能拂石,冉冉更成蹊。
尚挟风霜气,流莺未敢栖。

夹竹桃之花其二

何来武陵色,移植向深闺。

叶不迎秋堕,花仍入夏齐。

菲菲能拂石,冉冉更成蹊。

尚挟风霜气,流莺未敢栖。

注释:

  1. 何来武陵色:武陵是指桃花源,相传在武陵一带有一种美丽的桃花,被称为“武陵色”。这里指的是夹竹桃的花色,与武陵桃花相比,也具有独特的美。
  2. 移植向深闺:将夹竹桃从户外移植到室内或者庭院深处,以适应其生长环境。
  3. 叶不迎秋堕:夹竹桃的叶子不会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凋落,始终保持着绿色。
  4. 花仍入夏齐:夹竹桃的花期很长,即使在夏季也能开花。
  5. 菲菲能拂石:夹竹桃的花瓣轻轻拂过石头,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6. 冉冉更成蹊:夹竹桃的花朵逐渐堆积在小路上,形成了一条花径。
  7. 尚挟风霜气:夹竹桃的花虽然美丽,但仍然带有一丝寒意和清冷的气息。
  8. 流莺未敢栖:夹竹桃的花虽然吸引了流莺(黄莺)前来栖息,但流莺还是不敢靠近,因为夹竹桃的气味可能会影响它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夹竹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首句“何来武陵色,移植向深闺”描绘了夹竹桃的美丽与独特,将其比作武陵桃花,突出了其独特的韵味。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述了夹竹桃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如“叶不迎秋堕”、“花仍入夏齐”等,都体现了夹竹桃顽强的生命力和美丽的外形。最后一句“尚挟风霜气,流莺未敢栖”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表现了夹竹桃的清新之气,又展现了流莺对夹竹桃花的畏惧之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