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
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
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
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
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
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
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
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铜井访三乘上人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
  • “盘礴”意为徘徊、徜徉,形容诗人在铜井中漫步的情景。“旧游记平樾”指的是过去的旅程,诗人在这里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心中充满了感慨。
  1. 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 “褰衣”即提起衣服,形容诗人离开铜井时的动作。“坐觉耳目豁”意味着坐在高处,感觉耳目被开阔了,这里的“豁”可以理解为开阔、明亮的意思。
  1.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
  • “半岭界湖光”描述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一半的山岭被湖水所覆盖,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众山争出没”描绘了周围山峦的动态变化,有的山峰时而隐现,时而后现。
  1. 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 “湖天西北宽”指的是湖面的西部广阔无垠。“山势东南匝”则描述了山体在东南方向的形状,似乎围绕着湖边延伸开来。
  1.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
  • “莫釐”是一种草药,“缥缈”意为轻盈飘逸,形容山上的云雾缭绕。“相望何巀嶪”则是说两座山峰相隔遥远,难以看清彼此。
  1. 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 “指顾烟云间”形容诗人站在高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云雾缭绕的景象。“可以一苇截”则是说在这茫茫烟云之中,仿佛一根芦苇就能将它们截断,形象地描绘了景色的壮美。
  1.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
  • “山头石累累”指的是山顶上的石头堆积如山,层层叠叠。“历乱如积雪”则是说这些石头之间相互交错,宛如厚厚的积雪一般。
  1. 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 “俯视千林花”意味着诗人从高处向下俯瞰,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树木和花朵。“上下同一洁”则形容这些树木和花朵无论高低都保持同样的纯洁美丽。
  1.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
  • “山僧出迎我”描述了诗人被山中的僧人迎接进入寺庙的场景。“问姓始相识”则是说在这次见面之前,僧人并不知道诗人的姓氏,但通过交谈后才成为了朋友。
  1. 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 “谁言三度游”指的是人们常常以为诗人已经多次游览过此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已作七年别”则是说在过去的七年里,诗人一直未能再次来到这地方。
  1.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
  • “当时同游者”指的是与诗人一同前来游玩的朋友们。“眼中异存殁”则是说在这些朋友们中,有些人已经去世而无法相见,而其他人则还在世。
  1. 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 “山川阅来往”意味着山川见证了岁月的流逝,也见证了人们的来去。“笑我老日月”则是说人们感叹时光的无情,使得自己如同日月一样逐渐衰老。
  1.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
  • “悠悠旦宅人”指的是那些终日忙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看似安定但却充满烦恼。“何乃为化怛”则是说为何这些人会对生活中的琐事如此忧虑呢?
  1. 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 “终当离有漏”意味着最终将会摆脱世俗的束缚。“就此得真歇”则是说在这样的解脱之后,人们可以找到真正的休息之所。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铜井访三乘上人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时间和修行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