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板桥湾,持底唤沽酒。
两丛蒱锻镮,问侬取不取。
【注释】
三洲歌 其三:诗篇名。板桥湾:地名,在今四川乐至县。沽酒:买酒。两丛:指双钩的笔势,这里代指写字用的笔。镮:古币名,即“环钱”。取:要。不取:不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成都女子的诗。成都女子以美貌著称于世。诗人从成都女子的外貌、服饰、语言、动作几个方面来描写她们的美,生动传神,如在眼前。全诗风格明丽轻快。
开头两句,诗人先写成都女子的美貌。板桥是成都的一个地名,用“何来得”三字,说明作者对这位成都女子很感兴趣。“板桥湾”是成都的一个风景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因此成都的女子也美丽动人。“持底唤沽酒”,是说这位女子手持着一块玉佩,向路人叫卖,要买酒喝。“沽酒”是指买酒,“底”是“地”的意思,“呼”在这里是呼唤的意思。这句是说,成都的女子手持着玉佩,向路人叫卖,要买酒喝。
接着写女子的容貌。“两丛蒱锻镮”,是写女子的发式。“蒱锻”是一种古代妇女梳的一种发型。《古今注·音乐篇》说:“武帝时,宫人有歌舞者,号曰‘飞燕’,……髻皆作其状。”这里借指女子。“问侬取不取”,是说这位女子拿着一对玉佩,向路人问:“你要不要?”“侬”在这里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这两句是说,成都的女子手持着玉佩,向路人问:“你要不要?”“两丛”指女子的发式,这里代指女子。“取”、“不取”是说,这位女子拿着一对玉佩,向路人问:“你要吗?不要吗?”
最后写女子的动作。“掷过桥头去”,是说这个女子把玉佩扔过了桥头。掷过桥头去,是说这位女子把玉佩扔到桥头上。“掷”,是扔的意思。这二句是说,这位女子把玉佩扔到桥头上去。掷过桥头去,是说玉佩扔到了桥头上。“掷”是投掷的动作;“掷过”是说玉佩投到了桥头上。这二句是说,这位女子把玉佩扔过了桥头去,掷到桥头上去了。这两句是说,这位女子把玉佩扔到了桥头上去,扔到桥头上去了。
这首诗写成都女子的美丽与可爱。全诗风格明丽轻快,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