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
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
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
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祠部莫郎中赴贵州提学归阙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 蓟门一相送:蓟门,指北京蓟州。一相,指宰相。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在长安为莫郎中饯行的场景。
  • 杨柳未堪攀:杨柳,指柳树。这里表示春天来临,但柳枝还未长出新芽,难以攀登。
  • 亦是文章地:文章,指的是文学才能。这里是说莫郎中不仅擅长文学,还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 宁虚供奉班:供奉,指侍奉帝王或贵族。这里表示莫郎中无需虚度时光,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 西南天欲尽:西南,指南方。天欲尽,天空即将消失在远方。这里形容时间紧迫,旅程即将结束。
  • 羌笮日多艰:羌笮,指羌族地区。这里描述当地的生活艰辛,需要克服困难。
  • 鼓棹过三楚:三楚,泛指南方地区,包括湖北、湖南等地。鼓棹,扬帆航行。这里表示莫郎中将乘船穿越南方地区。
  • 传经到百蛮:传经,传授经典。百蛮,指各地少数民族。这里描述莫郎中将传播儒家经典给各地少数民族。
  • 春云蒸赤水:春云,春天的天空。赤水,指赤水的景色。这里描写春天时赤水的美丽景象。
  • 秋雨瘴青山:秋雨,秋天的雨水。瘴,瘴疠,即瘴气,指疾病。青山,指青翠的山峦。这里描写秋天时山间的瘴气和青山的美景。
  • 早就中和颂:早,早早的意思。中和颂,指歌颂和谐的诗歌。这里表示莫郎中早早就写出了歌颂和谐的诗歌。
  • 诸生忆汉关:诸生,古代学子的称呼。汉关,指东汉时期的长安。这里表示学子们回忆起汉朝时的长安。

译文
蓟门边,我送你去贵州提学;杨柳还没抽出嫩芽,攀爬显得有些吃力。你是治理国家的能手,不必空度光阴;西南边疆的天地广阔,你要克服重重困难。你乘船穿过南方地区,传播儒家经典给各地少数民族;春天的云彩飘荡在赤水上,秋天的风雨吹拂着青山。我已经为你写就了一首歌颂和谐的诗歌,学子们也会怀念你的。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友人莫郎中的诗作。诗中表达了对莫郎中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情厚意,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通过描绘莫郎中的行程,诗人展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