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清秋拥汉槎,五云回首望京华。
传经南国推高第,执宪巾朝属世家。
紫气欲临沧海日,彩毫先动赤城霞。
还披绛帐延诸少,为报西施剩浣纱。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送冯汝言学宪之浙江 其一
使者清秋拥汉槎,五云回首望京华。
传经南国推高第,执宪巾朝属世家。
紫气欲临沧海日,彩毫先动赤城霞。
还披绛帐延诸少,为报西施剩浣纱。

我们将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1. 使者清秋拥汉槎:这句话描绘了一幅使者身着清秋之色,手持汉代的槎(一种古代的木筏或船只)的形象。这里的“使者”指冯汝言,而“清秋”则形容其服饰的色彩,可能是一种淡雅的颜色,如绿色、黄色等,象征着秋天的气息和清爽的氛围。”拥汉槎”则表明冯汝言即将启程前往浙江,可能是去学习或是接受任命。
  2. 五云回首望京华:这句诗中,“五云”是指天空中飘浮的五色祥云,常用来象征吉祥和美好。”回首”表示回顾或回望,”望京华”则是指望向京城。整句话的意思是,使者在启程前,回首望向曾经生活过的京城,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3. 传经南国推高第:这里的“传经”指的是传授知识,“南国”指的是南方的地方或者是南方的人才。”推高第”可能意味着冯汝言在南方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或声望。整句话表达的是冯汝言在南方传播学问,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4. 执宪巾朝属世家:这句话中的“执宪”可能指的是掌握法律或执法,“巾朝”则是指早晨,或者可以理解为朝廷。”属世家”可能是指属于某个有地位的家庭或有声望的家庭。这里可能是在赞美冯汝言出身于有地位的家庭,或者他有能力继承家族的荣誉和事业。
  5. 紫气欲临沧海日:这句话中,”紫气”通常用来形容吉祥和美好的气息,”临”是来临的意思,”沧海日”则是指大海中的太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整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美好的场景,即吉祥的气息即将降临到大海中的太阳之上。
  6. 彩毫先动赤城霞:这句话中的”彩毫”可能是指彩色的毛笔,”赤城霞”则是指红色的城墙上的晚霞。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即使用彩色的毛笔在红色的城墙上挥洒自如,创造出绚烂的晚霞。
  7. 还披绛帐延诸少:这句话中的”还披”可能是指返回或归来的意思,”绛帐”则是指红色帐篷,通常用来指代学者的住所或书房。”延诸少”可能是指邀请年轻的学者或后辈。整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学者归来的情景,他带着荣誉和成果回到他的书房或住所,并邀请年轻一代的学者前来学习和交流。
  8. 为报西施剩浣纱:这句话中的”为报”可能是为了回报或报答之意,”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她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剩浣纱”可能是指剩余的浣纱工作或技艺。整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感激之情,即冯汝言为了报答西施的恩情,而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这首诗通过对使者、五云、紫气、彩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使者的行程、学习、成就和归来等情节,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此外,诗歌中也融入了一些历史典故,如传经高第、执宪巾朝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