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闲庭,春归小院。
沉沉嫩绿莺初啭。
昼长人尽掩重门,楞严读罢花阴转。
清思幽然,尘情尽遣。
一帘幽霭东风晚。
数声啼鸟欲黄昏,满阶月影澄澄见。
这首诗名为《暮春》,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
诗句解读:
- 花落闲庭,春归小院:春天的花朵在庭院中落下,春天的气息回到了小院。
- 沉沉嫩绿莺初啭:春天的嫩绿色调中,黄莺开始鸣叫。
- 昼长人尽掩重门:因为白天时间较长,所以人们纷纷关闭了大门。
- 楞严读罢花阴转:读了楞严经后,花园里的树木影子开始转动。
- 清思幽然,尘情尽遣:心情变得清新而幽静,所有的世俗之情都消散了。
- 一帘幽霭东风晚:傍晚时分,微风带来一帘幽深的雾气。
- 数声啼鸟欲黄昏:黄昏时,几声鸟鸣响起,仿佛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
- 满阶月影澄澄见:月光洒满台阶,一片明亮。
译文:
春天的花朵落在安静的庭院里,春天的气息回到小院。
浓重的嫩绿和黄莺的初啼声响起。
由于白天漫长,人们都关上门。
读完楞严经后,花园的影子开始转动。
心情变得清新而宁静,所有世俗之情都已消散。
傍晚,微风带来了一帘幽深的雾气。
黄昏时分,鸟鸣声此起彼伏,仿佛预示夜晚的到来。
月光洒满台阶,一片明亮。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春天和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的诗。诗中的景色从春花烂漫到春意渐逝,再到夜幕将至,展现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自然过程。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