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澹晴空,桃花夹岸红。
溪流坰畔合,城阙渡头雄。
浩荡来何极,苍茫逝不穷。
应从御沟去,长绕凤皇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通惠河,又名通济渠、通波渠、广济渠等,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由京口(江苏镇江)凿通济渠至涿郡(今北京),后于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又从涿郡凿永济渠至洛阳,故又称通济渠和永济渠。
以下是逐句释义:
碧水澹晴空,桃花夹岸红。
清澈的河水映照着晴朗的天空,两岸桃花盛开,色彩鲜艳如火。
溪流坰畔合,城阙渡头雄。
溪流在田野的边缘汇合,城郭的渡口显得雄壮。
浩荡来何极,苍茫逝不穷。
水流浩瀚无边无际,消失在远方。
应从御沟去,长绕凤皇宫。
应该沿着御花园旁边的河流流淌,一直环绕着凤凰宫。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首联写景,碧水、晴空、桃花、溪流、城郭、渡口,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颔联进一步展开,水流与田野、城郭、渡口的关系更加明确。颈联写水流的浩瀚,与天空融为一体,没有尽头。尾联回到主题,水流沿着御园旁的河流流淌,一直环绕着凤凰宫。整首诗以水为主题,通过描绘水的各种形态和变化,展现了水的美丽和神奇。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