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鼎感隆汤,自卖信开秦。
裹足向燕京,投策干要津。
冀与时贤游,随车蹑清尘。
赫赫明廷中,聊时有所陈。
九度涉关梁,赍志难为伸。
乃知怀中玉,不是荆山珍。
抱璞复归来,耦耕浊河滨。
刈兰欲自佩,岁晚色不新。
改辙在其初,末路多邅迍。
所愿惠金玉,乐为丘中民。

【注释】:

  1. 负鼎感隆汤:比喻自己有才干,却甘愿在平庸之辈手下工作。
  2. 自卖信开秦: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力,就像秦始皇一样。
  3. 裹足向燕京:意思是说,因为害怕被牵连而不敢去燕京(今北京)。
  4. 投策干要津:比喻想要得到重用,但又不能主动出击。
  5. 冀与时贤游,随车蹑清尘:意思是说希望能与贤能的人交往,并一起追随皇帝。
  6. 赫赫明廷中,聊时有所陈:意思是说皇帝的身边有许多贤才,可以趁机表达自己的想法。
  7. 九度涉关梁:形容多次通过关口、桥梁。
  8. 赍志难为伸:指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难以实现。
  9. 乃知怀中玉,不是荆山珍:比喻自己虽然有才能,但却不被重视,像荆山中的玉一样无用。
  10. 抱璞复归来:意思是说自己抱着璞玉回到家里。
  11. 耦耕浊河滨:形容自己回到家乡后,过着隐居的生活,与农民一起耕种土地。
  12. 刈兰欲自佩:意思是说自己采摘兰花,准备佩戴在身上。
  13. 岁晚色不新:意思是说年老色衰,不再年轻了。
  14. 改辙在其初,末路多邅迍:意思是说如果从一开始就改变道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困难和挫折。
  15. 所愿惠金玉,乐为丘中民:意思是说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过上平民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庸之寄给好友王祭酒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平民生活的向往。
    首联“负鼎感隆汤,自卖信开秦”,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有才能的人,但因为担心被牵连,而选择了在平庸之辈手下工作。这里的“负鼎”和“开秦”都是比喻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颔联“裹足向燕京,投策干要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离开家乡去燕京的愿望,但又因为害怕被牵连而不敢行动。这里的“燕京”和“要津”都是比喻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恐惧和对自由的渴望。
    颈联“冀与时贤游,随车蹑清尘”,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与贤能的人交往,并一起追随皇帝的愿望。这里的“时贤”和“清尘”都是比喻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内容,诗人继续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和对于平民生活的向往。尾联“所愿惠金玉,乐为丘中民”,诗人表达了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过上平民生活的愿望。这里的“金玉”和“丘中民”都是比喻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矛盾和挣扎的情感之作,通过对朝廷的批判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