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啼处春江绿,日暮凄风吹苦竹。
相呼相唤不停声,万恨千愁啼未足。
有时格磔还钩辀,此声欲断无时休。
风低不渡三江水,竹冷先惊八月秋。
我家旧在湘南住,犹记曾闻鹧鸪处。
不似云安有杜鹃,声声道不如归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作,描绘了一幅鹧鸪啼鸣的画面。

鹧鸪啼处春江绿,日暮凄风吹苦竹。
【注释】:鹧鸪啼叫的地方,春天的江水也泛着绿色的波光;黄昏时分,凄凉的风中吹动着苦竹。
【赏析】:这是写景的诗句,描写出鹧鸪啼声在春江上的情景。”鹧鸪啼处”表明鹧鸪叫声的所在地方,”春江绿”说明此时正值初春时节,江面泛着绿色的波光。”日暮凄风吹苦竹”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一阵凄凉的风中吹动着苦竹的景象。

相呼相应不停声,万恨千愁啼未足。
【注释】:鹧鸪们相互呼喊、相互呼应的声音一直持续不断,它们发出的叫声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忧愁,但仍然啼叫不止。
【赏析】:这是写鹧鸪的诗句。”相呼相应不停声”,形象地描绘出鹧鸪之间相互呼唤、互相应和的情景。”万恨千愁啼未足”,进一步描绘了鹧鸪们的悲哀和不满,啼叫声似乎永无止境。

有时格磔还钩辀,此声欲断无时休。
【注释】:有时候发出格格、磔磔的声音,有时候发出像车轮滚动的声音,这声音好像要断了一样,但是始终没有停止的时候。
【赏析】:这是写鹧鸪叫声的诗句。”有时格磔还钩辀”,形象地描绘出鹧鸪叫声时而尖锐、时而深沉的特点。”此声欲断无时休”,进一步描绘出鹧鸪叫声连绵不绝的特点。

风低不渡三江水,竹冷先惊八月秋。
【注释】:风儿很低时,它不能渡过三江的水;竹子很冷时,它首先感受到的是八月的秋天的气息。
【赏析】:这是写自然环境的诗句。”风低不渡三江水”,描绘了风儿低垂的景象,而风儿却无法渡过三江,给人一种无奈的感觉。”竹冷先惊八月秋”,则描绘了竹子在八月时就感受到了秋风的寒冷,给人带来了一种凄凉的感觉。

我家旧在湘南住,犹记曾闻鹧鸪处。
【注释】:我老家原来住在湘南,我还清楚地记得曾经听到过鹧鸪的叫声。
【赏析】:这是写自己的诗句。”我家旧在湘南住”,回忆了自己家乡的生活背景。”犹记曾闻鹧鸪处”,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不似云安有杜鹃,声声道不如归去。
【注释】:不像云安那里的杜鹃鸟,一声声叫着归去的叫声,那样动听,那么美好;我的鹧鸪叫声虽然动听,但我还是宁愿归去吧。
【赏析】:这是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前两句相比,这句诗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