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忽新霁,曾轩开碧山。
浮云避素月,夜色明松关。
流萤递隐见,宛在深林间。
扫石坐弹丝,天风下鸣环。
琼楼正在望,伫立难为攀。

【解析】

此诗为五律,前二句写景,后三句抒情。首联是写诗人在夏雨过后,忽然晴空万里的景色;颔联写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避开云朵,欣赏着夜色中的松关;颈联写诗人在深林中流萤飞动,宛然可见;尾联写诗人扫石而坐,弹琴吟诗。全诗意境幽雅、清新、明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人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把景物写得清丽生动,富有诗意。

【答案】

译文:

盛夏的雨后突然天晴,曾经轩窗开敞观赏碧山。白云回避皎洁的月色,夜色明净犹如松关。飘忽不定的萤火虫在树林间闪烁,宛然就在眼前。我坐在石头上弹琴吟咏,天风吹来鸣声回旋。我仰望高阁正想登攀,却只能伫立不能攀登。赏析:

“暑雨忽新霁”点出时间,暑雨刚过,忽然晴空万里,这是一幅夏雨过后的图画。暑雨过后,天气炎热,人容易疲劳,需要休息,所以这一句很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曾轩开碧山”写出了诗人的心情愉悦,他喜欢在夏日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浮云避素月”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也写出了浮云的轻薄。浮云轻飘,躲避着月亮,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夜色明松关”写出了夜幕下的松林,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诗经》里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句子,这里的“青青子襟”,指的是青松。诗人用青松来代表青松关,写出了松林的苍劲,也表现出了作者对青松的喜爱。

“流萤递隐见”写出了夜幕下流萤飞舞的景象,流萤是古人认为有灵性的小虫,能飞能游,它们在夜色中飞舞,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和宁静。

“宛在深林间”写出了流萤飞舞的情景,仿佛在树林深处。这里用“宛在”来形容流萤飞舞的动态,使诗句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扫石坐弹丝”写诗人坐在石头上弹琴。诗人喜欢在自然环境中度过美好的时光,这也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

“天风下鸣环”写诗人听到风声,听到了音乐。这里的“天风”是指自然风,“鸣环”是指琴声。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琼楼正在望,伫立难为攀。”最后两句写诗人看到美丽的风景,却不能登上去观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无奈和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