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识君门,每过还自止。
宦途亦多岐,所识能有几。
朝游乐方剧,暮别情未已。
平生道义交,岂独爱文史。
此别良独难,黯然而已矣。

【注释】

我:你。门:指杨应宁的家,即杨应宁的家门。每:每次。还:又。自止:自己停。宦途:官场。岐:岔路。识:了解。能:才能。乐:欢乐。方剧:正兴盛。别:分别。道义交:以志趣相投而结为知己的朋友,即志同道合的友人。岂独:不独,不仅仅是。爱文史:喜欢文学历史。

【译文】

我的马认识您的家门,每当路过时它都会自己停住不进。

仕途中也是岔路很多,您所认识的有几个人啊。

朝中的游乐正热闹,晚上分别时情感没有结束。

平生以来我们是以道义结为朋友,岂能仅仅是因为爱好文学和历史。

这次分别真是太难过了,只能黯然神伤而已。

【赏析】

此诗作于元统二年(1333年),是诗人与好友杨应宁告别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他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仕宦道路艰险、人生苦短的感慨。

首句“我马识君门”,用拟人手法写马识门径,表明自己熟悉杨家大门。“每过还自止”写每次经过都停下来,表明自己对杨家的留恋之情。“暮别情未已”写傍晚分别时还没有结束,说明两人依依惜别之心情。

颔联“宦途亦多岐,所识能有几”两句,感叹仕途坎坷,知交难得。“宦途亦多岐”“所识能有几”,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忧虑以及与好友离别时的伤感。

“平生道义交,岂独爱文史”二句,表现作者与杨应宁相交的深厚友谊,强调他们之间的道义关系,而不是仅仅因为他们都喜欢文学和历史。这两句话表明,在作者心中,友情高于一切,而并非仅仅看重他们的文化素养。

最后二句“此别良独难,黯然而已矣”写此次离别的痛苦。“此别”指的是这次与杨应宁的离别,“良独难”表示离别之痛苦难以承受。“黯然而已矣”表达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通过写与朋友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仕途艰辛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