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虚渺无际,倚剑望长天。
凉露濯明月,晴风扇紫烟。
人从树杪过,山入镜中悬。
城郭遥相望,登临何处边。

【注释】

城上晚望寄龙友:在城上晚上眺望,把诗寄给龙友。

凭虚渺无际:凭倚着虚无飘渺的地方。

倚剑望长天:靠着宝剑望着遥远的天空。

凉露濯明月:清凉的露水洗着明亮的月亮。

晴风扇紫烟:晴空吹动,使紫色烟雾四散。

人从树杪过:人们从树梢上面过去。

山入镜中悬:山峦倒映在水中就像悬挂的镜子。

城郭遥相望:远处的城墙和城郭遥遥相望。

登临何处边:登上高楼,眺望何处是边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凭虚渺无际,倚剑望长天。”诗人站在高处,凭倚着虚无飘渺的地方,远眺万里长空。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空旷辽阔的景色图。“凭虚渺”三字写出诗人立足之处的遥远,“长天”二词写出了视野的开阔,诗人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放眼望去,眼前只有那无尽的天空。

“凉露濯明月,晴风扇紫烟。”诗人抬头望向天空,看到那晶莹的露珠洗涤着明亮的月光,清风徐徐吹过,将紫色的烟雾吹得四处弥漫。这里用“濯”“吹”“漫”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

“人从树杪过,山入镜中悬。”诗人的视线随着视线的延伸,由高空渐渐移向地面。他看到了树尖上有人走过,山峦像镜子一样悬挂在空中。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人与树、山与人、山与镜进行比较,形象地刻画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

“城郭遥相望,登临何处边?”诗人最后一句是感慨之语,他在高处俯瞰着远方的景象,心中却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不禁发出了疑问:“我究竟应该站在哪个地方才能更好地观赏到眼前的美丽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