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遥闻下院钟,到门空见白云封。
老僧久住情偏淡,惟有春山色最浓。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感情,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最后还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从“十里遥闻下院钟,到门空见白云封”中,可以知道这是描写了一幅寺庙的景象。诗人在听到寺庙里传出的悠扬钟声时,便觉得这声声钟声仿佛离自己很远很远,好像有十里之遥,而当诗人走进寺庙,却只看到门前的一团团白云被阳光照射得晶莹透亮。
从“老僧久住情偏淡,惟有春山色最浓”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老僧的情感是淡淡的、不热烈的。因为这里的“情”是指诗人的情怀、心境。而“春山色”则是大自然的景色,它色彩艳丽,生机勃勃。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美好的春天景象。
【答案】
译文:
远远地听到寺庙里的钟声,走近一看,只见门外的白云被阳光照得晶莹透明。
与老僧相处久了,他的情感变得淡然,只有春天的山景才最为迷人,颜色最为浓郁。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寺院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之感。首句写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后所感受到的距离感,第二句写诗人进入寺院后所看到的景象:“到门空见白云封”,诗人走近寺院大门的时候,眼前所见的景象是“白云封”,也就是云层密布。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寺院的亲近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淡漠的态度。第三句进一步写僧人的生活状态,“老僧久住情偏淡”说明这位老僧已经居住很久了,所以他的性情变得淡然。第四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惟有春山色最浓”这句诗表明只有春天的景色才是最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