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爱身及肤发,平生一毛不敢拔。
蹉跎四十一回春,参差两鬓同鸡肋。
蒙师为我操慧刀,头上不与留纤毫。
一朝四大轻鸿毛,昔日缝掖今方袍。
缝掖翁,方袍子,本来面目应相似。
镜中见影不见形,莫道昨非今乃是。
请辞大众入山去,山月松风供稳睡。
但愿慧刀时在侧,不令须眉长扫地。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我”的发丝与自身同在,不可拔除。颔联用典,意谓“我”年已四十,却如春华之将逝,衰鬓稀疏如鸡肋,形象地描绘了“我”的衰老。颈联写自己剃去头发,表示心迹。尾联写自己辞官归隐后,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全诗以发为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政治、社会的种种感慨。

【答案】

译文:我的头发与自身一体,怎能拔掉?我四十岁的人却像春天的花凋谢一样,头上的白发稀疏如同鸡肋。蒙师为我削去了智慧,头上不留任何一根。我的头发一旦脱落,就如同轻飘的小羽毛那样无足轻重。昔日我身穿华丽的衣服,今只穿方袍而已。方袍子,方袍子,你与我本来面目相似。我坐在镜前看自己的影,但看不见自己的形貌;不要认为昨天的过失就是现在的善行。我向大众辞别后,独自入山而睡,让山中的月色和松风陪伴我安睡。但愿我的慧刀永远在我身边,让我不再因须眉而受世俗之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