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灵源何处寻,涓涓一脉发胎簪。
东归大海奔流壮,南汇山阳借润深。
金薤晶荧遗刻在,宝沉馥郁御香临。
年年禳禬陈牲璧,愿祝繁釐答圣心。

淮渎祠诗 其一

注释:

桐柏,山名。灵源,水源头。涓涓,细细水流声。胎簪,指河水如发簪般细长流长。东归大海,向东奔流,象征江河汇入大海。奔流壮,气势磅礴。南汇山阳,向南流入山阳,指长江入海。借润深,滋润深厚。金薤晶荧,金黄的薤草在阳光下闪着光芒。遗刻,遗留下来的碑刻。宝沉馥郁,珍贵的香气弥漫。御香临,皇帝的香炉前。年年禳禬,每年都祭祀求平安。陈牲璧,陈列供品祭拜神灵。繁厘,多福多寿。答圣心,回应神明的心愿。

译文:

桐柏山是水的源头,水流细长如同发簪。它向东方奔流,壮阔壮观,向南汇入山阳,滋润深厚。阳光下,金色的薤草闪烁着光芒。遗留下来的碑刻,珍贵且芬芳的香气弥漫。皇帝的香炉前,供奉着供品和神祇祈求平安。每年都举行祭祀,以祈求多福多寿。

赏析:

此诗描绘了淮渎祠的自然景观及其文化意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及对神明的虔诚信仰。首句“桐柏灵源何处寻”开篇即设问,引出下文对桐柏山自然景象的描绘;“涓涓一脉发胎簪”形象地描绘了桐柏山溪水细流的景象,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东归大海奔流壮”表现了河流的壮观气势;“南汇山阳借润深”则进一步描述了河流在山阳的流向和深度;“金薤晶荧遗刻在”通过描述金黄的薤草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宝沉馥郁御香临”则是对皇帝祭祀时所用香料的描述,增添了一份神圣的气息;最后一句“愿祝繁釐答圣心”则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和祈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共生。整首诗歌结构紧凑,语言简练生动,充满了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