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应怕醉离亭,五鼓驱车出邓城。
茅店鸡声霜气重,荒途马色月华明。
开尊寂寞孤吟倦,隐几萧条百感生。
遥想行台宵弭节,岭云江树不胜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宪副郁公回”,是说郁文焕回来时,作者正在邓州,所以“应怕”是“我害怕”。“五鼓驱车出邓城”,是写自己和郁文焕一同出发的情景,“驱车”是说在黎明时分离开邓县县城,“驱车”的“驱”“赶”两字,说明作者急于要赶上去追赶他。“故人应怕醉离亭”中“故人”“醉离亭”表明了作者与郁文焕之间深厚的友谊。而郁文焕也因为作者的担心而感到惭愧,于是便写了这首诗。“茅店鸡声霜气重,荒途马色月华明”,意思是说:在荒郊野路上,驿站附近的茅草屋里传来报时的鸡叫声,寒风袭来使人觉得身上发冷,月光下马的颜色格外鲜亮。“开尊寂寞孤吟倦,隐几萧条百感生”,意思是说: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独自在茅屋中吟诗到很晚,感到孤独、寂寞,百感交集。“遥想行台宵弭节”是说自己想到郁文焕此时正在行台途中,而自己却只能遥遥地为他送行,不由得悲从中来。“岭云江树不胜情”,意思是说:岭上白云飘荡,江边杨柳依依,看到这些景象,不禁更加悲伤。

【答案】

(1)
郁文焕从邓州返回,作者送他远行,写诗以寄。
(2)
作者和郁文焕同路而行,一路之上,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深感欣慰。
(3)
在茅店宿营,听报更鸡鸣,夜寒霜重,月色皎洁,景色宜人。
(4)
酒饮得差不多了,独坐茅屋中吟诗至深夜,感到孤独寂寥,百感交集。
(5)
想象郁文焕此时正在行台途中,而自己却只能遥遥地为他送行。
赏析:此诗写于公元869年(唐穆宗长庆元年)秋天,作者送郁文焕返长安。当时作者正任检校户部尚书兼侍御史之职。郁文焕由邓州赴长安,作者自邓州出发前往迎接,两人同路而行,彼此相望,互有赠别之意。因此,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离别之际无限眷恋的心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