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檄贤于十万兵,西南赤子荷更生。
雄词谁似元夫子,重与磨崖颂圣明。
何乔新的《录襄邓民言·其一》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深刻社会意义的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民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诗歌的第一句“一檄贤于十万兵”,字面意思是一封檄文比十万士兵更能显示英雄本色。这里何乔新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檄文的力量与士兵相比,强调了文人在战争中的特殊作用和价值。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因为文人不仅能够撰写文章,更能够通过文字影响人心,激励士气。
“西南赤子荷更生”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人们深深的同情和关爱。这里的“赤子”指的是老百姓,而“荷更生”则意味着他们虽然遭受苦难,但依然保持着生存的希望和勇气。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于社会安定的强烈愿望。
第三句“雄词谁似元夫子”,则是对元代文人元好问的赞美。元好问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的楷模。在这里,何乔新提到了元好问,可能是在借以表达对于文学才华和道德操守的重视。同时,这也是对当时文人群体的一种肯定,鼓励文人不仅要有才学,还要有担当。
“重与磨崖颂圣明”,则是对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赞颂。王羲之以其书法艺术成就卓越,被后人称为“书圣”。这里的“磨崖”可能指的是王羲之在山崖上摩刻石碑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书法技艺,也展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何乔新的《录襄邓民言·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