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氛翳净,皓魄映清池。
风止浮光静,波摇素影欹。
山河凌滉漾,蟾兔浴涟漪。
露堕惊鸥梦,莎寒眩鹭窥。
天边琼宇迥,云外玉箫迟。
清味谁能识,长吟康节诗。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碧霄氛翳净,皓魄映清池。
  • “碧霄”可能指的是天空或天空的颜色。”氛翳”意指云雾、尘埃等遮挡视线的东西。”净”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清晰或透明。”皓魄”指的是明亮的月亮。”映清池”意味着月光洒在清澈的池塘上。
  1. 风止浮光静,波摇素影欹。
  • “风止”说明风停了。”浮光静”描述水面上反射的光很平静,没有波动。”素影”是指月亮在水中的影子。”欹”通常用来形容东西倾斜或歪斜,这里形容水中影子的不稳定状态。
  1. 山河凌滉漾,蟾兔浴涟漪。
  • “山河”泛指大地或者自然景观。”凌滉漾”形容山峦和水波相互交错的样子,有动态的美。”蟾兔”是神话中的月宫生物。”浴涟漪”描述它们在月光下游泳的样子,”涟漪”是指水面上的波浪。
  1. 露堕惊鸥梦,莎寒眩鹭窥。
  • “露堕”可能是指露水滴落。”惊鸥梦”形容露水让鸟儿惊醒了它们的睡眠。”莎寒眩鹭窥”描述了霜冷的草地使鹭鸶感到眩晕,试图窥视前方的景象。
  1. 天边琼宇迥,云外玉箫迟。
  • “天边”可能指的是地平线或遥远的天际线。”琼宇”可能是指天上的建筑或星座。”云外玉箫迟”形容声音飘渺、缓慢升起。
  1. 清味谁能识,长吟康节诗。
  • “清味”可能指清新的味道或者高雅的情趣。”谁能识”表达了对于这种味道或情趣的难以理解。”长吟康节诗”指的是吟咏《康节诗》,这是古代诗人的名作之一。

译文:
碧空如洗,明月当空,光芒照进澄清的池塘。清风停止吹拂,水面泛起宁静的微光,波纹荡漾中倒映着月色。山峦与水面交相辉映,月宫的兔子在水中畅游,激起涟漪。露水打湿了睡梦中的鸥鸟,冰冷的草地上使鹭鸶感到眩晕。远方天际的星辰高挂,云层之外传来悠扬的玉箫声。清新的意境,谁能真正理解?唯有长吟《康节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诗人以清澈的池塘为背景,展现了夜晚的自然美和和谐。通过月光、风、水波等元素,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此外,诗歌中还蕴含了一些哲理思考,如”清味谁能识”和”长吟康节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