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怒撼龙舟覆,十万貔貅葬鱼腹。
庐陵魁辅死燕山,颈血化为原草绿。
当时门下多俊材,鸟散云消那敢哭。
裂冠毁冕彼何人,俯首穹庐食雠粟。
辕门从事抱孤愤,芒屩潜行严濑曲。
肯随留叶立新朝,甘与方吴卧空谷。
溯风直上千仞台,采采溪毛荐寒渌。
歌残楚些招不来,萧瑟寒飙振林木。
仰天长恸天亦愁,山鬼惊啼猿踯躅。
冬青树下频往还,泪眼摩挲望天目。
凤逝龙亡王气消,日暮惊乌止谁屋。
褰裳几度濯江浔,尚恐尘污涴吾足。
帝曰巫阳汝下招,促驾青虬归玉局。
铙歌骑吹世空传,月表未成竟谁续。
毅魄虽埋神不没,仙游想在文山麓。
相逢握手共欷歔,细论兴亡泪如掬。
浮云倏忽风中烛,忠义千年有馀馥。
岿然荒冢钓台东,我欲乘风奠醽醁。
【注释】
北风:指南朝陈后主的宠臣王褒。王褒曾以《曲江二首》献陈后主,其诗曰:“石渠相望水漫漫,飞鸟过秋白如练。”“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龙舟:即船,泛指帝王所乘的船只。
貔貅:猛兽名,这里代指军队。
庐陵:即临川,今属江西。魁辅:首领辅佐之臣。燕山:山名,在今河北易县西南。颈血:指王褒的鲜血。
门下:官署内下属官员。多俊材:很多有才能的人。鸟散云消:象鸟群飞散、云彩散开一般。
裂冠毁冕:打破帽子,毁坏冠冕,指自杀。彼何人:他是谁。
辕门从事:驾车执戟为军门服役的官吏。抱孤愤:怀抱着一腔忠愤。芒屩:草鞋。严濑曲:险恶的山间溪流。
留叶立新朝:指陈后主即位后,任用侯景为丞相、太傅等职。方吴卧空谷:指吴地(今浙江一带)被侯景占据。
溯风直上千仞台:逆风攀登高高的山峰。采采:形容溪毛长而美丽。
歌残楚些招不来:唱不完楚国的歌曲也唤不回来。萧瑟寒飙:形容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振林木:使树木摇动。
仰天长恸:仰头悲痛。天亦愁:连天都感到悲痛。山鬼惊啼猿踯躅:山中鬼神因恐惧而惊呼,猿猴因受惊吓而跳跃不定。冬青树下:冬天青树之下。频往还:多次来往。
褰裳:提起衣裳,指涉水而行。濯江浔:在江边洗掉脚上的泥污。尚恐尘污涴吾足:恐怕沾上尘土弄脏了我的脚。
帝曰巫阳汝下召:皇帝说巫阳你下去召唤我。促驾青虬:催促驾驭青色神龙。归玉局:回到皇宫里去。
月表:月中之表,指月亮。青虬:青色的龙,神话中的神物。
凤逝龙亡:凤凰和龙都死了。王气消:帝王的气势消失。日暮惊乌:夕阳西沉时,惊起栖息在树丛中或田野中的乌鸦。谁屋:谁住的房屋?
褰裳几度濯江浔:提起衣裳几次在江边洗澡。犹恐尘污涴吾足:恐怕弄脏了鞋子。
日暮:傍晚。惊乌止谁屋:惊起的乌鸦落在谁家屋顶上。
褰裳:提起衣裳,这里指涉水而行。几度:几次。濯江浔:在江河边洗澡。
帝曰巫阳汝下召:皇帝说巫阳你下去召唤我。促驾青虬:催促驾驭青色神龙。归玉局:回到皇宫里去。
月表未成竟谁续:月亮还没有圆就已结束了,最后能由谁来完成呢?月表:指月亮运行到一定位置便停止,叫月终或月晦。
毅魄:壮烈的魂魄。虽埋不没:虽然被埋葬,但英灵永存。神不没:灵魂永不泯灭。仙游:死后的灵魂漫游。想文山麓:想象自己的灵魂在文山脚下徘徊。
相逢握手共欷歔:相逢并握手互相安慰。欷歔:抽泣的样子。细论兴亡泪如掬:详细议论国家的兴盛衰败,泪水像捧满了酒壶一样。
浮云倏忽风中烛:突然飘来的云彩,就像风中的蜡烛那样迅速消逝。忠义千年有馀馥:忠勇的义行流传千年仍芬芳馥郁。
岿然荒冢钓台东:巍然屹立着一座荒芜的坟墓,位于钓鱼台之东。我欲乘风奠醽醁:我想乘着春风去祭祀那些忠义之士。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时之作,借对陈后主的痛悼来反映南朝覆亡的历史教训。全诗八句四十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语言简练生动,感情深沉悲慨,堪称绝唱。
第一句写北风怒撼龙舟覆,十万貔貅葬鱼腹的惨状,暗寓了隋炀帝杨广南巡陈朝灭亡的悲剧;第二句写陈朝灭亡后,临川地方长官王褒殉节而死,颈中鲜血化为原野绿草,暗示了“士为知己死”的忠诚精神;第三句写当时门下的众多贤才纷纷离去,只有鸟兽四散飞走,不敢再哭;第四句写那些曾经追随王褒的人们,现在只好低着头,在荒废的宫殿里吃着仇人的粮食;第五句写当年那些随从王褒的人,如今只能俯首于北方的敌国之中,过着忍辱含垢的生活;第六句写当年王褒在辕门从事时怀抱着一腔忠愤,如今只能在严濑曲中行走,只能提着破鞋渡过江去;第七句写当初王褒怀着满腔热血,要乘着清风去祭奠忠臣们,如今却只能抱着一腔忠愤去祭奠他们;第八句写那些忠于国家的人,至今仍然在文山麓徘徊,他们的忠魂依然在空气中飘荡;第九句写昔日君臣之间的深厚友谊,如今只能在握手哭泣中回忆;第十句写那些忠义之士,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流传千古,他们的忠贞之气将永远芬芳馥郁;第十一句写陈朝灭亡后的荒凉景象,只有那巍然矗立的钓台山还在诉说着往事;第十二句写诗人想要趁着春风祭奠这些忠义之士,但是恐怕自己的足迹玷污了他们的英魂。
这首诗的结尾一句“浮云倏忽风中烛”,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那些忠义之士的不朽形象,犹如风中摇曳的烛光,尽管随时都可能消逝,但他们的事迹却会永久留存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