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庞眉叟,雅如陈太丘。
闲情看畏垒,生事独沧洲。
自是形疑鹤,何须杖有鸠。
君家邻海峤,岁岁自添筹。
【注解】寿俞进士父 其一
六十庞眉叟,雅如陈太丘。
闲情看畏垒,生事独沧洲。
自是形疑鹤,何须杖有鸠。
君家邻海峤,岁岁自添筹。
【译文】
六十岁了白发苍苍的老人,高雅如同陈寔。
闲暇时欣赏山峦叠嶂的美丽景色,生活上独自居住在海边的岛上。
自己本来就像那高飞远翔的白鹤,何必用拐杖扶持着鸠鸟?
你家住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每年都要为国捐资。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寿考之作。诗人对寿考的祝愿语出《论语·乡党》:“六十而耳顺”,所以诗中说“六十”。“庞眉”指长着一头白发,是年老者的特征。“陈太丘”即陈寔(150—189),字仲弓,东汉末年的名士。他为人正直,不慕荣利,以德行为本。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威望,使他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诗人称赞俞父“雅如陈太丘”。
“闲情看畏垒”,写俞父喜欢登高望远,欣赏山水之美,也写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生事独沧洲”,写俞父独居海边之岛,过着清幽的生活。“自是形疑鹤,何须杖有鸠”,这两句是对俞父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绘。诗人认为,老人就像一只白鹤那样自由自在,无须借助拐杖;同时,诗人还认为老人不需要依赖拐杖,因为老人已经能够独立行动了。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俞父的敬爱之情。
最后一句“君家邻海峤,岁岁自添筹”,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里的“海峤”指的是大海的边陲,也就是海边。诗人通过“君家邻海峤”来表达对俞父居住地的美好景色的喜爱。同时,“岁岁自添筹”又让人联想到每年为国捐资的善举。诗人希望俞父能够继续为国捐资,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老人的敬意之情。诗人通过对俞父外貌、生活、性格等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俞父的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