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生人秀,意气本豪宕。
通达类贾谊,伉直似刘向。
排云叩天阍,一日章三上。
鸣马辄见斥,安得复立仗。
谪宦向三湘,犹胜居一障。
君王自明圣,小臣罪当放。
但愿衮无阙,无令灶有炀。
自合走踆踆,敢云心怏怏。
春日春明门,开筵设祖帐。
武昌形胜地,此行游亦壮。
近闻饥馑馀,民物半凋丧。
君到若行春,应为心悽怆。
监门图流民,兹事谁能量。
志士恋禁闼,达人多慨慷。
直木忌先伐,愿君慎所向。
何君生人秀,意气本豪宕。
通达类贾谊,伉直似刘向。
排云叩天阍,一日章三上。
鸣马辄见斥,安得复立仗。
谪宦向三湘,犹胜居一障。
君王自明圣,小臣罪当放。
但愿衮无阙,无令灶有炀。
自合走踆踆,敢云心怏怏。
春天来临时,春明门开宴。
武昌是形胜地,此行游也壮。
近闻饥馑馀,民众半凋丧。
你到时若行春,应为心凄怆。
监门图流民,此事谁能量。
志士恋禁垣,达人多慨慷。
直木忌先伐,愿君慎所向。
注释:
1.何君:指诗人的同僚或友人。
2.生人秀:指人的才华非凡。
3.意气:气概。
4.通达:聪明、机敏。
5.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长沙太傅,后又被召回长安。
6.刘向:东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历史学家,曾任谏大夫,因劝谏皇帝改正错误而受到排挤。
7.排云:形容气势宏大,如排云破雾。
8.天阍:天门,即皇宫的大门。
9.一日章三上:指多次给皇帝上书。
10.鸣马:指战马嘶鸣,喻指战争。
11.见斥:被朝廷拒绝。
12.小臣:地位低下的臣子。
13.王:指皇帝。
14.君:指诗人的同僚或友人。
15.明圣:明智和圣明,指皇帝英明。
16.小臣罪当放:指诗人认为自己的过失应由皇帝宽恕。
17.衮无阙:指国家政治清明。
18.灶有炀:指家庭贫困,生活困苦。
19.踆踆:指鸟高飞的样子,比喻仕途得意。
20.监门:官名,负责监督百姓。
21.流民:指灾民,流离失所的人。
22.此:指上述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何克斋侍御在被贬谪至武昌时写给他的同僚或友人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以及对国家政治清明的祝愿。
首句“何君生人秀”以赞美之辞开头,称赞友人才貌双全,气质非凡。接下来的“意气本豪宕”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豪爽的性格特点。
第三句“通达类贾谊”,赞扬他聪明机智,能够洞察事理。“伉直似刘向”则形容其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的品质。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友人的才华与品格。
接下来四句写诗人自己的遭遇。“排云叩天阍”,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多次上书皇帝,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鸣马辄见斥”却暗示了自己多次上疏被拒的事实,令人感到无奈和辛酸。
最后两句“安得复立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希望友人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被现实所屈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深深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