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芙每谓余云: 「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之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庾兰成云:一月欢娱,得四五六日。想亦自解语耳。」斯言信然。
平生未作百里游。甲辰娥江之役,秋芙方病寒疾,欲更行期。而行装既发,黄头促我矣。晚渡钱江,飓风大作,隔岸越山,皆低鬟敛眉,郁郁作相对状,因忆子安《滕王阁序》云:「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殊觉此身茫茫,不知当置何所。明河在天,残灯荧荧,酒醒已五更时矣。欲呼添衣,而罗帐垂垂,四无人应,开眼视之,始知此身犹卧舟中也。
秋月正佳,秋芙命雏鬟负琴,放舟两湖荷芰之间。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先出,因买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琤瑽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末终,船唇已移近漪园甫岸矣。固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香色清冽,足沁肠睹,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闻城中尘嚣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桥上石柱,为去年题诗处,近为嫔衣剥蚀,无复字迹。欲重书之,苦无中书。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携琴刺船而去。
{ 秋芙每谓余曰:“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 这寥寥数语,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她虽身处逆境,却总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月夜》中,秋芙提到“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这句话反映了她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种理解不仅体现在她的诗词创作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尽管面临人生的困境,她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秋芙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以及她的创作才华,都体现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品格。这种气质让她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优雅和从容,使她在文人雅士中独树一帜。她的诗词才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受到她的独特魅力。
秋芙与秋灯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夫妻间的深情,也是一场关于诗意栖居、灵魂伴侣的美好邂逅。这段经历不仅让秋芙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秋芙的诗词作品和她的人生经历,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和艺术的力量。
通过了解秋芙的生平和作品,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她所表达的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这些感悟和追求,不仅影响了她个人的命运,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秋芙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诗歌和艺术来丰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