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向柤梾采石芝。灞陵妻子讶归迟。沧海一裘风雪里,少人知。
懒到虱嫌嵇叔拙,贫来鬼笑伯龙痴。短鬓怕将愁思织,已成丝。
【注释】
滩破浣溪沙:指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浣溪沙”。娇小:年轻貌美,娇柔可爱。柤(chá)梾:即楂、桲(jiāo),灌木名。采石:指采集山中石蕊。灞陵妻子讶归迟:指唐王维《辋川杂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沧海一裘风雪里:指苏轼的诗句“莫见长安双鬓影,空令岁月去如飞;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酒酣耳热笑曹瞒,白发被褐谈笑间;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少人知:没有人了解。懒到虱嫌嵇叔拙:指苏轼的诗句“我生逢世衰,布衣历千载,安能行汗血,翻作羊肠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一句。贫来鬼笑伯龙痴:指苏轼的诗句“吾衰竟如此,不得似相如。为蜀君臣合,乃能事仲舒。”中的仲舒。短鬓怕将愁思织,已成丝:指苏轼的诗句“此身虽在堪惊死,未肯逢人说断肠。”(《送郑户曹赴永兴》)和“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室孤灯照。”(苏轼《蝶恋花》)两句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词,是诗人晚年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上片写诗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抒发了壮志难酬、年华易逝的感慨。下片写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薄,对穷困潦倒生活的无奈和悲愤。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苍茫凄婉,情调抑郁沉痛。
这首词以苏轼著名的《浣溪沙》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为题,并引前人诗句入词,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表现出作者对自己年华流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滩破浣溪沙 娇小独向柤梾采石芝。灞陵妻子讶归迟。沧海一裘风雪里,少人知。”
这首词上阕首句点明主题,“滩破浣溪沙”,用典自东坡的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同时暗含杜甫“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之意,表现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之感。“娇小”两句则描绘出词人独自前往采石的情景。“采摘山中石蕊”是古代炼丹家的一种方法,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灞陵妻子讶归迟”则是说妻子对自己的归来感到惊讶。“丈夫本是无休歇,只有荣枯各有期。”(《东坡全集》)“年少辞亲事远游”,苏轼年轻时也曾离家在外,所以此处妻子的惊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沧海一裘”三句是化用曹操的诗句而写的。曹操有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里的“沧海”喻指广阔无边的大海,“一裘”即皮裘,象征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想。但是词人却感叹无人了解他的伟大抱负和远大理想。末句“少人知”更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之情。
“懒到虱嫌嵇叔拙 贫来鬼笑伯龙痴”两句是化用李白的诗句而写作的。“懒到虱嫌嵇叔拙”是说自己懒得像懒汉一样不去管别人的事情。“贫来鬼笑伯龙痴”是说自己贫穷的时候就像伯伦一样愚蠢可笑。这两句词是借用了前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
“短鬓怕将愁思织,已成丝。”
这两句词是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苏轼在《蝶恋花》中有这样一句话:“此身虽在堪惊死,未肯逢人说断肠。”(《蝶恋花》)在这里他将自己的心情比作一根已经结成茧子的蚕丝线,而他的心中充满了忧愁和痛苦,这些忧愁和痛苦就像一根蚕丝一样深深地纠缠在他的心头。
这首词虽然只是短短四句四十个字,但是却包含了词人深深的感情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一首咏怀词,又可以看作是一篇自画像,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