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杨林渡,东郊尽把犁。
青溪千鹭饮,红杏一莺啼。
树色随帆近,波光入户低。
三春无限好,两岸夕阳西。

《雨后即事》是诗人舒邦佐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和感受。下面将根据这首诗的内容进行逐句释义、译文,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雨歇杨林渡,东郊尽把犁。
  • 释义:雨水停了,杨树林里的渡口,东郊的人们已经开始耕种土地。
  • 译文:雨停后,在杨树林中的渡口旁,人们开始耕作农田。
  • 注释:杨林渡,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方,用来描述雨后的宁静景象。东郊,指的是东方郊外的区域,暗示着一种开阔的视野和辛勤的农耕文化。尽把犁,意味着人们已经完全开始了耕作工作。
  • 赏析:通过“雨歇”和“耕犁”这两个动作,诗人展现了雨后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勤劳。
  1. 诗句释义:青溪千鹭饮,红杏一莺啼。
  • 释义:清澈的小溪边,成百上千的鹭鸶在饮水;而红杏花丛中有一只黄莺正在啼叫。
  • 译文:清澈的小溪边,成百上千的鹭鸶在水中饮水;而在红杏花丛中,有一只黄莺正欢快地啼叫。
  • 注释:青溪,通常指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是诗意表达的背景之一。鹭鸶,是一种水鸟,常被用来象征纯洁和平静。莺啼,是指黄莺的鸣叫声,常用来表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赏析: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动的动物行为,传达了一种和谐与生机盎然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向往。
  1. 诗句释义:树色随帆近,波光入户低。
  • 释义:树木的颜色随着船帆的接近而显得更加鲜明,水面上反射的光线使窗户前的风景变得柔和。
  • 译文:树木的色彩随着船只靠近而变得更为鲜明,透过窗户看到的水面上的反射光线使得景色变得更加柔和。
  • 注释:随帆近,表示船靠近岸边时帆的位置更接近树木,从而让树木的色彩更为突出。波光入户低,形容水面的光泽映照进屋内,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光影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平和与温馨的氛围。
  1. 诗句释义:三春无限好,两岸夕阳西。
  • 释义:整个春天都充满了美好,两岸的景色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迷人。
  • 译文:整个春天都充满了美好,两岸的景色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迷人。
  • 注释:三春,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这里可能指的是一年的开始到结束。无限好,表达了春天美景之多且美妙。夕阳西,指的是夕阳落山的方向,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
  • 赏析:通过季节的变化和日落时分的场景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雨后即事》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雨后乡村景象的细致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循环和季节变迁的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