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未遇。家何处。龙门山前凿龛住。口张鸦。走如蛇。拾得道旁无主、天遗瓜。
玉鞭飞马承恩宴。政府三尝御厨膳。朝山青。暮山青。今我来时,不见饐瓜亭。
贫也乐
公未遇。家何处。龙门山前凿龛住。口张鸦。走如蛇。拾得道旁无主、天遗瓜。
玉鞭飞马承恩宴。政府三尝御厨膳。朝山青。暮山青。今我来时,不见饐瓜亭。
注释
- 公:指白居易。白居易曾因直言敢谏,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迁往浔阳。
- 家何处:家在何处?
- 龙门山前:在江西九江市南面的庐山上。
- 凿龛:凿石为窟。
- 口张鸦:嘴大像乌鸦。
- 走如蛇:走路像蛇那样快。
- 拾得:捡到。
- 天遗瓜:天上掉下来的瓜。
- 玉鞭:用玉装饰的马鞭。
- 承恩宴:受到恩宠的宴会。
- 政府三尝:三次品尝皇帝的御膳。
- 饐(zhì)瓜亭:吃瓜的地方,即后来修建的白居易墓亭。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被贬之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的前两句“公未遇。家何处。龙门山前凿龛住”描绘了诗人被贬后的孤独和无奈。”公未遇”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失意的无奈和失望,”家何处”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龙门山前凿龛住”则描绘了自己在龙门山前的孤独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的后两句“口张鸦。走如蛇。拾得道旁无主、天遗瓜”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口张鸦”形容自己的嘴大,像乌鸦一样,”走如蛇”则形容自己走路的速度,像蛇一样快,这反映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拾得道旁无主、天遗瓜”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不公平的批判,他认为社会的不公导致了贫富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则是因为上天的不公造成的,因此他希望改变这种现状,实现公平公正的社会。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被贬后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同时,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