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霜钟,湘东梅月,游宦未妨羁旅。选韵挑镫,消寒添酒,华簪雅共尊俎。奈冰雪、刘叉去,无缘问连句。潭州路。
想扁舟、犯寒东下,早孤负、官阁翠酣红舞。鸳瓦不留人,又吟鞭、敲雪何处。粥嫩糕甜,好年光、正在岁暮。便貂裘典尽,差胜黄紬衙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具体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考生应先通读全诗,整体上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然后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分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据此进行赏析;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本题中,“回雁霜钟”指的是《汉宫秋》中的曲调。“刘叉”是唐末诗人刘叉的字。《水浒传》中有刘唐,为浔阳江上的打鱼人。“潭州路”指作者任潭州知州时所作。据此可知本诗写的是作者任潭州知州时的所思所感。

第一句,“回雁霜钟,湘东梅月”两句写景,交代地点和时间。湘东:指今湖南省湘潭市。湘江东面有回雁峰。霜钟:用《楚辞·招魂》“吴歍越铭”句意。湘东即长沙,故地在洞庭湖之南,故称湘。湘东郡名,治所在湘东县(今湖南株洲)。梅花开于冬春之际,故称梅月。

第二句,“游宦未妨羁旅”,写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并不妨碍他做官。

第三句,“选韵挑镫”,写诗人在旅途之中,依然坚持作诗。挑镫,点灯笼照明。

第四句,“消寒添酒”,写诗人在旅途中,仍不忘饮酒解闷消寒。

第五句,“华簪雅共尊俎”,描写的是宴会的情景。华簪,指华丽的帽子。尊俎,泛指酒菜。这里指宴席。雅共,高雅地同在一起。

第六句,“奈冰雪、刘叉去,无缘问连句。”刘叉,刘禹锡号。《刘梦得文集》卷一五《刘叉墓志铭》:“子名叉,字乐天,姓李氏。武德初,进士及第。……后坐事流窜,卒于柳州。”刘叉曾自号“冰柱”,此处借指刘叉。

第七句,“潭州路。想扁舟、犯寒东下,早孤负、官阁翠酣红舞”,写词人想到自己将要踏上贬谪之路,心中十分悲痛。扁舟:小舟。

第八句,“鸳瓦不留人,又吟鞭、敲雪何处”,写旅途中的艰辛。

第九句,“粥嫩糕甜,好年光、正在岁暮”,写作者对美好年光的回忆。粥,粥饭。糕,饼类食品。

第十句,“便貂裘典尽,差胜黄紬衙鼓”,用典表明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比穿黄衣的官员还强。差:稍微。胜:胜过。

【答案】

献仙音

回雁霜钟,湘东梅月,游宦未妨羁旅。选韵挑镫,消寒添酒,华簪雅共尊俎。奈冰雪、刘叉去,无缘问连句。潭州路。

想扁舟、犯寒东下,早孤负、官阁翠酣红舞。鸳瓦不留人,又吟鞭、敲雪何处。粥嫩糕甜,好年光、正在岁暮。便貂裘典尽,差胜黄紬衙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